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麦肯锡:中国电动汽车发展不尽如人意

作者: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04-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4月20日,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最新的调研报告《振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称,中国目前的电动汽车发展已经落后于欧美等其他国家,最近两年来中国电动汽车的销量不尽如人意,远未实现电动汽车的大发展。麦肯锡全球董事柯明逸认为,中国电动汽车整体成熟度已经从2010年7月的全球第三位降至2012年2月的第五位,排在了日本、美国、法国和德国之后。
 
  麦肯锡发布电动汽车指数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对一个国家的电动汽车成熟度进行评估,主要根据本国汽车厂商规划的电动汽车产量等指标进行供给衡量,根据对车主提供的优惠措施和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等指标进行需求衡量。柯明逸指出,截至2011年,中国汽车厂商并未实现50万辆新能源汽车年产能的目标,2011年仅生产了约6000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虽然中国汽车厂商和零配件供应商对电池研发的投资高达100亿元,但目前达到电动汽车量产和质量要求的本土供应商寥寥无几。同样,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摘要)》提出到2015年建设超过40万个充电桩的目标,但2011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总共建成约1.6万个充电桩,不到2015年目标的5%。
 
  麦肯锡分析认为,由于价格高、基础设施不完善、车型选择相对少、以及认为电动汽车技术远未成熟等因素,我国普通消费者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大规模购买电动汽车。同样,出于对高成本、标准缺乏和基础设施有限等担心,汽车厂商也仍处于观望状态,而大部分零配件供应商则显得经验不足、能力有限。在基础设施方面,目前中国仅建设了很少的公共充电站和充电桩,如重庆人都达3000万,但截至2011年底仅有150个充电桩。选择换电还是充电的政策不确定性和相关标准的缺乏,增加了基础设施的投资风险。
 
  “为了充分实现中国电动汽车的市场潜力,现在中国政府、汽车制造商、零配件供应商和基础设施运营商需要共同致力于制定新的战略,使中国成为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领跑者。”麦肯锡全球董事王三强说。通过对包括政策制定者、行业协会、厂商、零配件供应商、基础设施运营商和学术界等利益相关方的30多个行业专家进行访谈,麦肯锡认为,中国现阶段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过渡性技术,并且大力发展B2B、尤其是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为普通消费者市场的普及奠定基础,则有望实现电动汽车产业的腾飞,领跑全球电动汽车行业。
 
  此前的4月13日,麦肯锡曾发布中国2011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指出中国主要大城市即将迎来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指数表明,中国的主要大城市已经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临界点,有望步入低碳经济增长的新轨道,达到经济增长伴随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
 
分享到:

关键字:麦肯锡 中国 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