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华友循环:打造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 发布时间:2018-10-1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目前华友循环衢州再生利用产线已经建成,废旧电池处理产能达6万吨,而华北、华南、西南是公司明后年主力打造的点,目前规划到2022年每个区2-3万吨无害化拆解处理量,随着回收量的增加再逐步扩充产能。

新能源汽车能否彻底被贴上“绿色环保”的标签,动力电池回收将成为其最后一道坎。

GGII分析预计,2018年动力电池的报废将超过7万吨退役。随着电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动力电池的退役量会逐年增长,到2020年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24.3万吨。

众所周知,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的理想模式是先梯次利用再拆解利用,梯次利用属于轻度报废,可以通过应用在储能设备和低速电动车上进行二次利用;再生利用属于重度报废,对报废电池通过化学方法进行拆解、分离、提纯、冶炼等处理,对电芯中的锂、镍、钴、锰等金属元素进行原料回收再利用。

随着首批动力电池报废期临近,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也日益凸显。当电池确定不能梯次利用后,先要进行无害化拆解,如若处置不当,将带来巨大的环境污染跟安全隐患,同时也将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华友循环总经理鲍伟表示:“废旧蓄电池处理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性及环保性,作为再生企业来说,应该尽到环保职责和安全职责。我们要做好新能源汽车最后一关的守卫者,打造一个安全环保的行业。”

高工锂电了解到,目前动力电池报废处理方式仍以拆解回收为主。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梯次利用和拆解报废的锂电池(含数码锂电池)共8.3万吨,其中电池拆解占比95%。

梯次利用占比较小的原因主要是:①动力电池报废量较少;②.目前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还不成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积累;③.储能市场、再利用市场空间还未大规模释放;④.目前的报废电池是几年前的产品,部分不适合梯次使用。

GGII分析师认为,今年梯次利用电池占比仍然较少,预计10%左右,主要因今年很多动力电池(如抵货款的、B品等)流入储能市场。

华友循环总经理鲍伟表示:“主要还是大储能担心安全性和寿命,而且目前梯次电池价格较高,并未达到大幅降低储能成本的目的。”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应该是经过反复验证其安全性能后,再推向市场,不管对企业而言还是对客户,都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他补充道。

资料显示,华友循环成立于2017年3月22日,注册资金2亿元,是华友钴业全资子公司。该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业务包含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废旧动力锂电池梯级利用研究及推广,废旧动力锂电池拆解环保、自动化研究,关键材料的高效再生技术研究推广等。

据悉,华友循环拥有领先的核心技术,包括废旧动力锂电池单体物理无害化处理专利技术及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钴、镍和锰的核心专利技术。同时拥有完善的回收体系、精准的溯源系统、先进的智能制造、安全的监控防护、绿色的环保生产、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华友循环总经理鲍伟介绍,目前公司衢州再生利用产线已经建成,废旧电池处理产能达6万吨,而华北、华南、西南是公司明后年主力打造的点,目前规划到2022年每个区2-3万吨无害化拆解处理量,随着回收量的增加再逐步扩充产能。

而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再生体系建设方面,华友循环也有了实质性进展。

7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浙江省被认定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地区,其中再生利用体系建设由华友钴业牵头。

据了解,该再生利用体系主要分为四大部分,一是回收网络的建设,二是梯次电池的分选及组装,三是再生电池的无害坏处理,四是提纯冶金。目前,再生利用体系建设方案已经提交,处在论证体系完备性阶段。

除此外,鲍伟介绍,目前公司也在跟上海、广东、四川的示范地点做交流,在津京冀、西南等地区也在布点,便于参加各地试点工作。

分享到:

关键字:华友循环 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