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热发电技术及产业化均需突破

作者: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04-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太阳能热发电近年在欧美地区发展较快。目前,国外太阳能热发电价格在每千瓦时0.2欧元左右,到2020年有望降低到每千瓦时0.05欧元。
 
    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起步较晚,目前仍无太阳能热发电项目运行。“十一五”期间,我国启动了1兆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及系统示范,在塔式定日镜、吸热器等关键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集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规模化塔式热发电系统集成、设计和维护方面与国际先 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在槽式太阳能热发电主要装备技术方面,槽式玻璃—金属真空吸热管、曲面玻璃等主要设备与材料均形成了不同的技术样机突破。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王志峰介绍,太阳能热发电具有输出平稳可承担基础负荷的特点,面向承担基础电力负荷的 “大容量—高参数—长周期储热”是国际太阳能热发电的技术发展趋势。由于我国还没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集成与示范经验,总体上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
 
    基于我国现有技术基础及需求,《规划》设定发展目标为研究规模化塔式热发电和槽式热发电关键装备,并依托示范电站建设,掌握规模化电站系统设计与集成技术,关键技术逐个突破,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启动商业化市场,加快推进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规模化应用步伐。
 
    具体言之,“十二五”期间,将以大容量—高效率为技术路线。在太阳能塔式热发电技术方面,开展包括10兆瓦吸热器、低成本定日镜、大规模塔镜场的优化排布技术及多塔集成调控技术研究等,为百兆瓦及更大规模太阳能热发电站建设提供基础模块与技术支撑;在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方面,开展高温槽式真空管、热弯玻璃等关键部件及槽式集热集成设计等技术研究,并通过50兆瓦级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建设,掌握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关键技术,为规模化电站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开展规模化高温储热材料与装备以及储热系统研究,推进规模化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向可承担基础负荷方向发展。到2015年实现规模化电站年发电效率不低于15%,发电成本降至每千瓦时1.5元,每天可连续发电12小时,发电期间负荷变化率小于5%的经济与技术指标。建立太阳能热发电装备检测中心及系统与部件实证性测试研究基地,为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提供测试与研究平台。培养一支专业齐全的太阳能热发电研究队伍,建立创新基地,培养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
 
分享到:

关键字:热发电 技术 产业化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