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光伏设备产能和产量达到了世界第一,但是目前,随着国内产能的增加,从国外进口的光伏设备数量反而增加了,许洪华分析,这说明我国光伏设备的技术水平不足、生产效率低下。另外,他指出,我国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生产线及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包括一些辅助材料还主要依靠进口,这都是我们目前的不足之处。
至于光伏发电的应用技术,许洪华认为,我们和国外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但国内因为还没有大规模启动光伏发电市场,所以在光伏发电布局的系统性和持续性上我们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差距。 根据有关规划,2015年,我国太阳能发电容量达到500万千瓦左右;2020年太阳能发电容量达到2500万千瓦左右。
许洪华说,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规划》给出了明确的发展路线,即研究低成本、低污染、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光伏发电系统规模化应用技术;掌握不同类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集成、运行控制及保护技术。在高效大规模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规划》部署了大规模光伏系统技术、太阳能电池及产业链生产设备、大规模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示范工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关键设备四项重点任务。
许洪华认为,这将全面提高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产品的国产化水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建立我国完整的太阳能光伏研究开发、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工程建设、系统运行维护等产业链技术服务体系。
另外,由于多能互补发电系统可缓解大型风电场或大型光伏电站单独并网对电网带来的冲击,对促进我国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现有技术基础及需求,《规划》设定发展目标为研究自动运行的水/光/储互补发电设计集成、新型逆变、储能控制、稳定控制与能量管理技术,以及与公共电网并网的风/光/储互补发电的设计集成和综合利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