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政策支持下的纯电动汽车依然难推进

作者: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2-05-1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2年第12届北京国际车展以“创新·跨越”为主题,多款首发新车、超豪华跑车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车界的饕餮盛宴。期间人民网针对汽车界25位高层精英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涉及目前我国汽车市场的特征、状况、发展前景、竞争环境等方面,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
 
    诸多新能源汽车技术中,目前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是哪种:
 
表1(有效问卷:25,可多选):
图1(有效问卷:25,可多选):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多数受访者认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中,混合动力最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并且在新政策的带动下插电式混合动力有所占比例也较高。而纯电动的市场目前还不成熟,需要等到技术更加成熟,以及完善的配套设施,才能逐步打开市场。
 
    劳斯莱斯汽车亚太区总裁PaulHarris先生表示,认为未来劳斯莱斯最有可能选择的发展道路就是混合动力。
 
    东南汽车三菱销售部副部长陈孝民认为,汽车市场走绿色环保是大趋势,目前还主要以混合动力车型为主,以后将会走向纯电动或插电式,同时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是产业基础问题,只有产业基础做到位,新能源汽车才能做得更好。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专务副总裁顾镭:“新能源肯定是一个方向,至于什么样的模式、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包括混合动力要插电池、增程式、纯电动、燃料电池等,目前来讲是各有千秋,没有哪一个有明显的优势。目前来讲各种车型都有,纯电动的车在市场上也有,混合动力也有,增程式的都有,我认为最终可能还需要由市场去检验。”
 
    同时,我们又根据受访对象的职位,对该结果做了进一步的分析。针对新能源技术的问题,汽车业内人士的预测总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对于不同的技术看重的比例又有所偏向。参与问卷的业内人士中,高层13人,中层9人,技术专家3人,以下数据反映了他们对于新能源技术的偏向。
表2
图2
表3
图3
表4
图4
图5
    图表2、3、4、5数据显示,高层和中层认为混合动力是目前的主推方向,而技术专家则认为在混合动力将作为过渡阶段,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看好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发展。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金弋波表示,节能环保对汽车行业来讲,它是一个制高点。纯电动车方面,目前基于技术及设备配套的问题,它不能马上带来效应,中间可能还需要过渡。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公司销售公司公关部公关处处长王树红表示昌河铃木也非常重视新能源车开发,去年发布了两款纯电动车,这两款车巡航里程和巡航速度都比较好,已经达到了日常使用的技术条件。未来还将会进一步开发纯电动车、双燃料车、混合动力车,来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
 
    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副主任汪伟:“我们关于新能源汽车产品规划现在有很多技术路线,最终都是要到纯电动。新能源的发展和新能源电池、电机技术的成熟度、价格和可靠性都有关系,因为新能源和传统燃油车不一样,要有充电站,因此与国家关于基础设施的投资也有关。纯电动不可能一步到位,刚才说的很多困难目前实现不了。再结合法规,汽车技术有的时候是法规推动的,按中国的法规,我认为目前混合动力技术就能满足。所以肯定是一个个逐步实现,微混、中混,一直过渡过去,到PHEV,再到纯电动,是这样一个路线。”
 
    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新能源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大家都一致认为纯电动汽车将会是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但由于关键技术尚未得到突破,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还需要完善,因此纯电动驱动技术在乘用车上广泛使用还有待时日。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仍将以传统能源为主,所以基于传统能源技术开发的混合动力技术成为目前的首选,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担任节能减排的主角。
 
分享到:

关键字:政策 支持下 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