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动力自2011年11月份和2012年9月份先后联合苏州吴江区和徐州市,宣布分别投资180亿元和100亿元左右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项目。“协鑫动力的控股股东希望地方政府投资出钱来发展动力及储能锂电池项目,一旦该项目不成功,企业也不会有影响。但是地方政府不能接受,最终这两个地方政府收回了土地。”张建告诉记者。
协鑫动力在动力锂电池领域的遭遇并不是行业孤例,不少动力锂电池投资者正在出局,动力锂电池行业洗牌大幕已经开启。
项目夭折
主营光伏和电力的协鑫集团介入动力锂电池领域是在两年前。经过几个月的行业调研和谈判后,2011年6月份,协鑫集团对外宣布收购了加拿大动力锂电池厂商MNKE旗下的江苏伊思达电池公司,并改名为协鑫动力。
彼时正是新能源汽车大热之际,国内到处都在投资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地方政府出于招商引资的需要,也对一些新能源汽车相关项目趋之若鹜。在这样的背景下,协鑫集团与苏州市吴江区和徐州市一拍即合。
2011年11月,协鑫集团联合吴江区政府对外宣布将耗资180亿元在吴江建设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项目,投产后年销售额将达400亿元。
“为了吸引协鑫动力投资,吴江区政府划拨给协鑫动力项目3000亩地,同时在一期项目中注入2.3亿元,免掉税收等一切费用。” 张建告诉记者,但是到2011年年底,由于协鑫集团的光伏业务板块和LED遭遇挫折,公司不敢再给动力锂电池项目投钱,就希望地方政府单方面投钱,协鑫动力进行运营管理。”
作为协鑫集团的掌舵人,董事长朱共山很早就在编织自己的新能源之梦,打造三块核心产业:光伏、LED和电池储能。但是在2011年下半年,协鑫集团主要板块光伏业务和LED业务遭遇行业不景气。朱共山对于投资动力锂电池项目也开始谨慎起来,朱共山的打算是公司不出资,依赖地方政府投资来发展锂电池项目。
到了2012年的1月份和2月份,吴江区已经通过了对协鑫动力项目的环评,双方需要谈正式的协议,吴江区要求协鑫集团拿出在吴江区发展锂电池项目的方案,但是协鑫集团开始拖延,不愿意拿钱投资,最终,吴江区在去年的4月份左右中止了和协鑫集团的合作,收回了3000亩地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