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新能源汽车政策给力 锂电行业“沾光”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机电商报 发布时间:2013-12-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特斯拉的成功让中国新能源汽车界重燃希望,而今年下半年出台的新一轮扶持政策无疑进一步加快了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推广。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将在这一轮可以预期的扩张中跟着沾光。

在12月16日召开的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记者获悉,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推广应用期”,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或区域名单将于近日披露。搭政策春风,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两年的电池总量或将占到小型锂电市场的一半份额。

政策作用凸显

“中国本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市场的快速增长,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的快速增长,充电宝、电子烟等新兴细分市场的稳步增长,以及通讯基站储能,这些将成为中国锂电行业发展面临的四大机遇。”在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北京赛迪经智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分析师张谦这样总结道。

在上述四大机遇中,张谦特别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情况作出详细阐述。“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将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二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速度。”他说。

自2013年9月以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进入“推广应用期”。9月13日,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开始由“示范应用”向“推广应用”正式过渡;11月27日,四部委公布名单,确定28个城市或区域为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

“今年年底,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或区域名单将披露,可能还会增加江苏,陕西,东北的部分城市。”张谦透露道。

不过,他也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推广计划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国内愿意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且能满足申请条件的城市或区域数量相对有限,且主要集中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部分中部城市(群)。

张谦还对未来两年中国各城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情况作出对比和预测。“从2014-2015年的推广计划上看,公共领域占据60%的份额,私人领域占据40%的份额,未来政府引导和补贴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中的作用将会更加明显。”

从城市分布来看,在大型城市中,深圳、上海和北京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领头地区,在中型城市中,杭州、合肥,以及浙江、河北和江苏的城市群被业内看好;从政策和资金支持的角度来看,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支持力度明显较高,预计发展环境较好。

锂电行业“沾光”

分析人士预测,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迈入商业化大规模推广阶段,这其中,作为核心领域的锂电池将直接受益。

来自赛迪经智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还仅为200亿元,自2010年以来,随着锂离子电池在动力电池领域应用的逐步成熟,其对传统二次电池的替代作用也更加明显,整个锂离子电池的产业规模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

此外,2013年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672亿元,较上年增速为25%。但从锂电池出货量来看,2013年国内锂电池的出货量约为48亿只,较2012年的39亿只仅增长20%,涨幅下降较为明显。

张谦称,在过去的几年里,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充电宝、电子烟、智能手机市场的持续增长,而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市场则因为政策初始尚不明朗而受到一定影响。

“目前看来,充电宝市场进入稳定增长阶段,电子烟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国内智能手机的份额也趋于稳定。”他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将对锂电池产业产生较大的影响。

根据赛迪经智的预测,2014~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的需求规模将达到23336MWH。即使按照新能源汽车推广70%的成功率计算,锂电池的需求规模也能达到16737MWH。

“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两年的电池总量将达到小型锂电市场50%的水平。”在保持乐观预期的同时,张谦还对国内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成本竞争力进行对比,“从国家电网张北储能项目的中标情况来看,比亚迪的竞争力最强。”

他给出的数据显示,通过对张北储能项目中标金额的分析,企业成本竞争力排序依此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4.12元/瓦、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29元/瓦、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6.77元/瓦、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7.22元/瓦。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