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氢能源PK纯电动 用户体验最关键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2014-03-2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日前,美股普拉格能源股价的大幅波动再次引发了A股市场对氢能源汽车的关注。一时间,对纯电动汽车和氢能源汽车的讨论十分热烈。但值得注意的是,哪一种技术会脱颖而出,技术本身的力量将不再是唯一答案。像汽车这类消费品,用户体验才是决定性的。

 

美股氢能源概念大涨的理由是巨大的市场前景和短期的事件刺激。据日本权威机构预计,2015年全球氢基础设施的市场规模在7万亿日元左右(约合679亿美元),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160万亿日元。而短期事件是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商即将在美国开始小规模销售氢能源汽车。

 

美股氢能源概念的龙头是普拉格能源。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普拉格能源股价最高曾狂涨近5倍,同期纳斯达克指数仅累计上涨1.38%。

 

该公司CEO表示,已与一家全球知名汽车生产商达成供货协议,并将在未来两到三周之内宣布此项协议。受到普拉格能源上涨的影响,美股氢能源板块和国内A股市场的相关概念股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跟随趋势。

 

一夜之间,仿佛普拉格能源及其代表的氢能源汽车已经能够与纯电动汽车的领先者特斯拉相提并论了。网络上对氢能源燃料电池和纯电动汽车技术竞争力方面的讨论也趋于活跃。

 

但技术的高下,与市场的成败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在技术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用户体验才是竞争结果的决定性因素。

 

在与汽车类似的耐用消费品电视市场上,平板电视对传统电视的替代过程是个很有借鉴意义的例子。彼时,等离子电视无论在外观还是显示性能方面都比液晶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最终的结果是,等离子惨败,液晶电视成为了主流。

 

当然,电视是电视,汽车是汽车。但可以从中领悟到的是,液晶和等离子都满足了市场对电视轻薄化、大尺寸化的需要,而氢能源与纯电池技术也都能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交通的需求。当多种技术都能满足市场的基本需求时,竞争便体现在技术之外了。

 

回到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特斯拉受到推崇的原因不仅仅是它的电池管理技术,更在于它向驾驶者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驾驶体验,而这种体验是极为美妙的。

 

换句话说,如果特斯拉把技术切换到氢能源汽车,相信它一样也能取得如今的市场地位。未来,围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竞争价值不在于决定谁能赢得市场,而仅仅在于能否加入游戏。

分享到:

关键字:氢能源 纯电动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