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应用领域拓展 锂电池产业发展逻辑生变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证劵报 发布时间:2014-06-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记者从2014年第五届高工锂电产业高峰论坛上获悉,2014年前5月,中国锂电池的消费终端已经发生显著变化,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消耗锂电池的占比出现下降,而平板电脑尤其是电动车市场的消耗则出现较大幅度提升。有业内人士惊叹:“这在前十年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结构性行情"。”

高工产业研究院院长张小飞分析指出,锂电池应用市场此消彼长的背后,实际上是相关产业链市场前景的变化。一方面,3C产品内生结构已经发生改变,平板电脑正在逐步取代笔记本市场的份额;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增长速度远高于3C数码的速度,或将成为锂电池未来最主要的应用市场之一。“我个人判断,动力电池未来5年内将迎来繁荣期。”

但并非所有企业都看好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上的短期应用前景。主营汽车动力电池制造与销售的四川兴能公司总经理程杰用焦灼与梗阻来形容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去年以来,国务院、各地政府、工信部、国家电网公司分别颁布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颠覆性政策,但在轰轰烈烈的预期前面,我却没有感到纯电动汽车这个市场真正做起来。”

程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梗阻”因素还有很多,包括技术因素方面的安全和续航里程问题,政策因素方面的地方保护和充电电价问题,成本因素方面的电池成本和价格问题等。“国家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如同给婴儿吃的奶,早晚会取消,补贴撤出之后,这个孩子是否会真正长大呢?这是需要锂电池产业链所有企业去思考的问题。”

“整体来看,动力汽车的需求预期已经起来,但是目前量不大,国内企业对动力电池均报有预期,认为未来新增需求主要来自于动力企业及可穿戴设备。”深圳市某新材料公司总经理介绍说,随着特斯拉近来一反常规的公开专利,电动汽车市场的大门已经被吹开得越来越大,下游广阔的市场正在倒逼锂电池行业向更加经济实用的角度演进。

“摩尔定律下的电子消费品行业与保守严谨的汽车工业的差异,使3C电池与汽车动力电池在产品更新周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形成显著性差异。锂电池这种应用领域的变化,带来了产业发展逻辑的变化。”中银国际电力设备与新能源相关分析师表示,汽车动力电池产品并不会像电子消费品中的电池追求性能的快速变化,反而更加强调过程生产的一致性、可靠性。因此,生产企业出色的过程控制能力,将会是其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中的关键竞争力。

与此伴随的是,随着锂电池性价比不断提升,加之各国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正快速增长的全球电动汽车产量也将拉动巨大的锂电池材料需求。在锂电产业高峰论坛上,有嘉宾指出,目前电池材料整体来看仍处于下降趋势,但部分新品种有望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宽而重生。以负极材料为例,有业内人士指出,3C产品中广泛使用的石墨负极在动力电池中依然保持成本和能量密度的优势,但是人造石墨由于在使用寿命、快速充放电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将在汽车动力电池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石墨 储能材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