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新能源汽车发展注意力应放在电池技术突破上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证劵时报网 发布时间:2014-09-0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接下来不太充裕的时间里,整个行业显然需要把注意力主要放在电池技术的突破上。

从9月1日始,消费者购置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将受到免征车辆购置税的优待。本次优待将一直持续到2017年12月31日。

算上本次优待举措,以及此前陆续推出的诸多有针对性的措施,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态度,无疑是非常明确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意志,这对整个产业的整合、发展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次优待有个截止日期,即2017年12月31日,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3年零4个月的时间里,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必须要给各界一个“盖棺论定”似的结论。

40个月的时间,虽然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的工夫,但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面前,应该是一个能说明一些问题的时间了。期限一到,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这样的优待,大约应该是用不着再搞了。这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潜台词:其一,新能源汽车顽强的生命力以及蓬勃发展的局面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甚或已经在消费领域得到相当程度的普及,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使用成本、养护成本大幅下降,消费者普遍乐于接受,在这种局面下,包括税收优惠之内的一系列助推举措,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延续下去了。

其二,经过3年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没能够实现本质性的跨越,技术上没有一个质的变化,消费者在使用、维护等方面仍面临重重困扰;尤为重要的是,经过多方的卖力打拼,新能源汽车仍难以在产业发展前景上给大家带来足够多的希望,对这样一个“扶不起的阿斗”,相信不但消费者很难“买账”,其他方方面面也很难“买账”。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的诸多支持举措,估计就很难以为继。

留给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时间实在是不够充裕,在这段时间里,行业应该拿出一些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而要让人眼前一亮,单纯地寄希望于更多支持政策和更大的支持力度,显然有点儿好说不好听,整个行业应该立足自强,把握住了这个基本点,整个行业才可能有一个较为光明的未来。

从目前情况看,困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其一,新能源汽车的主攻方向还争论不休,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各自的拥趸,还画地为牢,守住各自的立场,使劲挑对方的毛病。对发展方向的分歧和争论,使整个行业难以整个力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二,电池技术还没有取得划时代意义的突破,更悲观一点的看法是,甚至连突破的曙光也看不到一丝。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敬而远之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因此,在接下来不太充裕的时间里,整个行业显然需要把注意力主要放在电池技术的突破上。所谓“突破”,就不是单纯在现有技术上的再琢磨,或者像特斯拉[微博]那样,通过增加电池组、侵损安全性的办法延续续航里程,而是在新材料、新技术上下工夫。而突破的取得,总不是一件容易取得的事情,不止开发新能源汽车方面如此,凡事都差不到哪儿去。而要想取得对既有模式、既有思路的突破,首先需要的必是自强、自立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目光所及,就都是条条框框,就都是束缚,思路就难免不永远禁锢于那个四四方方的“电池组”上。其次,要想取得突破,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应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功能,让各方力量、各种助推政策在这个市场中得以聚焦,以实现行业的大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