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新能源车普及遭遇老大难 电池是瓶颈!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汽车消费网 发布时间:2014-11-03 浏览:

如果你没听过比亚迪秦,那么你一定听过丰田普锐斯,如果你没听过丰田普锐斯,那么宝马i3你一定知道,如果宝马i3你也不认识,那么特斯拉你总该认识了吧。目前的新能源车被誉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众多业内大佬均对该市场保有极大期望,然而新能源车要想真正普及,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其中既有新能源车本身的固有问题,行业现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今天小编就简单说说电动车发展现在面临的窘境,纯属伪科普,学霸请绕道。

 


●电池问题引发的血案

电池技术一直是限制电动车发展的重要因素,容量、寿命、稳定性等均是目前电池技术面临的难题。而对传统汽车来说,电池只是个油箱罢了。

  

比亚迪绿混技术,电池组使用铁电池

电池根据电容材质的不同可分为很多种,可即使是目前较高端的铁电池,其能量密度(单位体积所能释放的能量)还是比不上汽柴油。就好比相同大的电池和油箱,前者充满电,后者加满油,毫无疑问汽车能跑的里程甩电动车一大截。况且一个油箱什么价?而一个铁电池...

特斯拉电池组设计,平铺在底盘上

关于汽车电池的寿命,没用过电动车的消费者完全可以参考自己的手机电池,虽然两者电容材质不一样,但同样是化学电池都有着这样的固有问题。其实个人使用习惯对于电池寿命的影响非常大,避免快速充放电,每周完成一次电循环,还要时常定期保养啥的,娇贵的很,对于汽车来说,那就是个油箱,撑死没事除个垢。

特斯拉MODEL S续航可达500km

就稳定性来说,电池的能量输出并不呈现出线性的变化,简单来说,电池剩90%的电能与电池剩10%电能时表现出来的动力参数是差距很大,而对汽车而言,哪怕只剩1%的汽油,该飙车的时候一样不带喘气的。

  

比亚迪宝马i3的0-100Km/h加速成绩非常出色

说到这,大家就要说了,小编你太片面了,你只说电池,怎么能不提其他方面的构造。确实,对于汽车来说,内燃机加变速箱的组合相比电动车的电动机来说实在显得累赘。对于汽车来说,变速箱只是用来辅助内燃机将传动到车轮的扭矩及转速更加可控,而对电动机来说,油门,哦不,电门和换挡只是电动机的电流调速和电压调速的相互配合,只需要一个电子组件就可以完成,根本不要变速箱这样一个独立的部件。可见,抛去电池问题不谈,电动还是有不少优势的。

●三军未到,政策先行

为了促进新能源车发展,国家出台多项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甚至北京上海等地还可享受单独摇号的福利,充电桩、充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可是由于多数消费者对购车后充电、续航和电池寿命等问题甚为担忧,因此即使高达一半车价的政府补贴也难以令其心动。

新能源汽车推广一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局面,而地方保护政策也颇受诟病。今年以来,国家领导人对新能源汽车的密切关注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地方保护正在加速破冰。

  

左:火力发电厂 右:核能发电厂

其实对于国内来说,能源结构的差异使得中国的纯电动车的环保效益表现的并不明显。大众汽车算过一笔账,按中国2009年的能源结构(三峡发电站已全部完工),一辆纯电动车的综合二氧化碳排放折算下来是140kg/km(欧盟仅为88kg/Km),原因是欧盟以核能发电为主,而国内还是以火力发电为主,所以就能源结构而言,纯电动车根本谈不上低碳环保,起码目前不算。


●谁愿当勇敢的小白鼠

  

比亚迪在新能源车方向表现积极

传统汽车发展至今已有过百年历史,各大知名企业的造车经验让人放心,而电动车只是近几年才开始推广的车型,加上消费者先入为主的观念,总是对新能源车有那么点抵触心理。

  

特斯拉及宝马i系列是目前高端新能源车的代表

最后,关于新能源车身份也广受争议,一些人认为新能源车相比传统汽车在构造上有本质的改变,已经不能称为狭义上的汽车了,这些人都是习惯了传统汽车的驾驶风格,对内燃机变速箱有着难以言喻的特殊情结。而一些喜欢接受新事物的消费者则觉得,新能源车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除特斯拉这样的电动车世家,宝马奔驰等老字号车企也都坐不住了,各种新潮时尚的设计均能体现新能源车进步的强大势头,新能源并不是汽车领域的奇葩,而是全新的发展方向。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