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可以说,谁掌握了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未来。
位于灵宝市城东产业集聚区的河南力源电池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门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与销售的高科技企业。
日前,记者来到该公司年产6000万只新材料圆柱型锂离子动力蓄电池项目现场,只见占地2万平方米的三座厂房以及办公楼、宿舍楼等基础设施已拔地而起,工程建设接近尾声,工人们正在忙着后期收尾工作。
“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1.8亿元,50%的设备已经到位,等到净化厂房装修完毕就可以安装调试,下半年即可投产。”力源公司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程大伟介绍,该公司年产6000万只新材料圆柱型锂离子动力蓄电池项目是2015年河南省第一批a类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7亿元。一期工程总投资2亿元,可形成年产3000万只新材料圆柱型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生产能力。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7亿元,预计2016年建成投产,可形成年产6000万只新材料圆柱型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生产能力。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达3.9亿元,实现利润6322万元,年纳税2675万元,安排用工500人。
力源公司生产的18650型锂电池,国内每日需求量在500万只以上,广泛应用于数码移动电源、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储能电源等领域,是新一代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我们的产品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容、高压、高功率等特点,且无毒、无污染、无记忆效应,安全性能好,寿命长。”力源公司技术经理陈大圣向记者解释说,目前行业内锂电池多为2600mh,而力源公司的产品可以达到2800mh至3000mh,电池容量更大,且可持续放电倍率50c,能满足电动汽车加速时的瞬时高功率要求。同时,单节电池电压可达3.6v至5.0v。“同样的动力,别人需要3节电池,我们只需要2节。”陈大圣自豪地说,该项技术国际领先。
据了解,目前锂电池采用的是先并联再串联的组装方式,而力源公司创新组装方式,采用先串联再并联的方式,使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5%,同时安全性也得到提升。此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此外,力源公司还使用了6项实用新型技术,进一步优化产品工艺,提升自动化水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与此同时,力源公司还与河北工业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有信心成为国内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的骨干企业。“项目投产后,我们就是河南省最有实力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国内至少排名前五。”陈大圣说,力源公司已与10余家企业签订了意向销售合同,每月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需求量达到150万只。
适应新常态,必须加快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之路。在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的机遇下,力源公司联合华鑫铜箔、故县石墨、义腾锂离子隔膜等上游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条,加快推进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快速研发和高速生产,致力打造中国锂离子电池第一品牌,吹响进军新能源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