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新能源车企受困电池成本 车企外采电池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池网 发布时间:2015-05-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随着补贴递减成常态,车企依靠财政补贴忽视研发核心技术的日子也将一去不返。贾新光认为,电动车发展的核心问题不是补贴,而是电池成本和充电桩覆盖问题。

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的确比征求意见稿的退坡幅度大,财政补贴不可能无限期延长,企业必须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提高电池可靠性和降低电池成本;另一方面通过生产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来分摊风险。

占据整车成本近50%  新能源车企受困电池成本   

电池成本占据了纯电动整车成本近50%,而电池一方面受制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突破;另一方面囿于规模化效应。去年,包括比亚迪、上汽、北汽等车企,都因电池产能的制约而影响了新能源车型的销售。  

据上汽新能源相关人士介绍,去年荣威550plug-in产能翻番后,碍于电池供应商跟不上,导致销量被压制。今年一季度,荣威550 plug-in已完成2500辆销量,超过去年全年。“上汽新能源已为新能源补贴退坡做好准备,加上目前插电式混合动力为主力车型,减少的几千元补贴并不会转嫁给消费者。”上述上汽新能源相关人士表示,未来的竞争力在于如何同配套厂和电池厂对接,确保通过规模化来平摊成本。 

目前多数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均采用外采电池,贾新光表示,主要是车企投资制造电池有较高风险,如当年美国电池制造商A123电池批量化生产后,通用汽车却宣布弃用A123改用LG化学,这直接导致了前者破产。“整车厂不敢贸然建造电池厂,因为无法判断几年以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走势。而特斯拉有双份保险,如果电动车销量走软,电池还可以用来做家庭储能;比亚迪的电池除了供应轿车外,还有大巴、公交和商用车,以应对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市场的不确定性。”贾新光表示。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 汽车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