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男子发明新能源发电装置获专利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重庆晨报 发布时间:2015-07-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家住永川的张建和,最近发明了一个新能源发电装置,今年3月份,他还因此获得了专利证书。这种装置是利用太阳能、风力和车轮发电,最大的特点是环保、省钱,如果将其用于电动汽车,还有可能实现从重庆一口气跑到成都。目前,张建和正在联系相关企业,如果能成功运用将会为市民带来便利。

灵光闪现

他发明自己发电的电动车

7月24日,记者来到张建和家中,他兴奋地展示了自己的发明。这个装置名叫“一种自发电的电动汽车”,主要分为三部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车轮发电。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车轮发电,由两个锂电池和一个转动装置构成。转动装置由磁铁和线圈构成,可以放置在电动汽车车轮的轮轴中,电动汽车轮胎的转动可以带动装置,以此发电。而此时两个锂电池,一个充电,一个供电。当其中一个电池充满电后,便开始发电,另一个供电。这样循环往复,使电动车运转。而风力是利用风轮滚筒发电,太阳能则是利用太阳能发电板发电。

这个装置大大提高时速,减少燃料使用,节约充电装置费用。“有人做过实验,安上这个装置后,电动汽车可以从200公里跑到500公里。”张建和说,这样电动汽车跑长途就不是问题。

张建和是地道的永川人,家住望城坡,今年46岁。以前在供销系统上班,后来开始做些小生意。他从小喜欢新鲜事物,脑子里常有些奇思妙想。读书时,无师自通学会修电筒、电灯等。

生活中一些小事常成为他的灵感来源。他曾经因为电饭锅黏锅的问题,设计过一个自动关电的装置,“不过后来我在网上也看到一样的发明。”

而真正让他对新能源发电产生兴趣,还是因为以前骑电动摩托车时,行驶一段里程之后,总要停下来充电,这让他感觉非常麻烦。直到有一天,他看见手捏电筒发电,脑子里灵光一现,“为什么不发明一个可以自己发电的电动汽车呢?”

反复实验

他终于成功申请到了专利

于是,张建和开始着手实验。从2006年开始,张建和先做了一个小的玩具车,并设计了一个发电装置,玩具车成功实现了自己发电,这让他备受鼓舞。

此时的张建和还忙于经营生意,这占去了他大部分精力,同时他也在内心对自己产生怀疑,“中国这么多大企业,难道我能想到的点子,他们就想不到吗?”

于是,张建和放弃了一段时间。直到他生意投资失败,损失了十六七万。这让他痛定思痛,也开始有时间重拾自己搁置的梦想。他四处查找资料,在网上搜索,并借鉴了别人的模式。在网上购置了磁铁、线圈、锂电池和太阳能发电板,前前后后花了几千块钱,还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滚筒叶轮,“我从小就喜欢做木工,动手能力比较强。”

为了做好这个装置,张建和从上午八九点钟开始,有时要做到晚上十二点。即便如此,做出来的装置经常达不到他理想的电伏数。但他并不灰心,而是反复实验,终于花了几星期的时间做出了这个装置。“如果成功运用在电动汽车上,有可能实现从重庆一口气跑到成都。”

做好之后,张建和却犯了愁,尽管他对这个装置很满意,实验过后也觉得没问题,但究竟能不能申请专利,成为他的心病。家人和朋友都对他持怀疑态度,连他自己也并非很有信心。抱着忐忑的心情,他向重庆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专利。没想到,专利申请很顺利,并且很快就批了下来。

现在,张建和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没有足够的钱,“那样我就可以自己做一辆电动汽车,安上这个装置,带到企业让他们看。”目前,已经有浙江的一个团队,对张建和的发明很有兴趣。张建和说,等到准备充分,他就去那边看看。

永川的张建和,最近发明了一个新能源发电装置,今年3月份还获得了专利证书。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发电装置 锂电池 太阳能发电板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