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储能动力电池技术存瓶颈 商业化仍需时日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5-12-20 浏览: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工与新材料研究所所长来小康认为,电动汽车退役电池进行梯次利用是遵循了4R的环保原则即回收、重新使用、减少、复原四个原则,以达到环保和节约资源的效果,并且也增加了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使用价值。

来小康介绍说,电池生命周期中可应用的阶段包含汽车生产使用阶段、后续的移动端应用阶段、非网络化固定应用阶段、储能使用阶段等。

目前,中国比较典型的储能案例有利用服务于奥运会的退役大巴电池建造的储能项目,以及利用比亚迪k9客车退役电池建造的张北示范工程。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建设的国家首个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已经平稳运行33年左右的时间。来小康表示,在张北工程中实现了储能系统的各主要功能,例如平抑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波动、频率调节、黑启动等。张北工程到目前为止运行很平稳,没有任何故障。

不过示范工程毕竟不是真正的商业化,来小康解释说,要实现商业应用,目前技术上还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动力电池经过长时间使用,退役后各项性能均不如初期稳定,因此,电池循环利用需要对其进行老化程度、衰减程度以及安全性等检测,这对于测试技术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

此外,在经济性方面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循环利用的成本过高不适合商业化运营。

不过,随着电池技术和储能技术的逐渐成熟,商业化应用或许并不遥远。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