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年关临近,地主家还有多少余粮?仔细盘点2015年到手的订单,是否感到这一年没有白忙活?
新鲜出炉的数据显示,2015年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7.23万辆,同比增长6倍。2015年前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7.92万辆,同比增长4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大增直接带动了产业链企业的订单增长。
与此同时,上游碳酸锂、磷酸铁锂等原材料都开始出现严重短缺现象,动力电池缺口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增长的源头制约因素。根据高工产研锂电产业研究所(GGII)统计,今年国内动力电池的缺口将超过20亿瓦时,相当于10万辆小车或者3万辆以上的商用车供应缺口。
尽管面临材料缺口,价格上涨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强劲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依然给整个产业链带来的巨大的商机,无论是电池厂、整车厂还是设备厂,不少动力电池企业拿订单拿到手软。高工锂电网根据公开报道的资料(没公开报道的没有统计在内),整理出2015年锂电行业具有代表性的订单,以供读者参考!
动力电池领域订单
动力电池无疑是2015年这波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大潮的直接受益者,无论是自产自销的比亚迪,还是CATL、力神、国轩高科、中航锂电、沃特玛等一线动力电池企业,甚至是一些新进入电动汽车领域的动力电池厂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订单拿到手软。
1、力神获签华泰汽车10000套动力锂电池订单
2015年7月,华泰汽车集团与天津力神电池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前者向后者首批采购一万套锂电池,并约定双方在巩固现有合作成果的基础上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推动实现华泰汽车在电动汽车核心电池技术上的战略布局。
按照合作协议,力神将向华泰汽车旗下路盛E70EV和新圣达菲EV提供所需的电池。其中,路盛E70EV除供给个人市场外,还将大批应用到出租车行业。
2、天津捷威动力与四车企合作订单将超7亿元
2015年2月下旬,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与东风、奇瑞、众泰和长安等知名车企签约合作。
捷威动力与四家自主车企的合作都已步入量产阶段,4家车企目前订单数已经超过1.5万辆,这将为捷威动力带来7亿多元人民币的营收。
3、多氟多获20亿动力锂电池采购大订单
9月22日,多氟多公告表示,公司全资子公司与新大洋签订订货合同,合同总金额为14亿~16亿元。同时,金龙客车也将在2016年向公司订购6亿~8亿元的动力锂电池。这两个大单的总金额合计达到20~24亿元。
据悉,多氟多从2011年起就给知豆电动车配套电池,新大洋也是多氟多最大的客户。目前知豆电动车在国内销售火爆,1-8月累计销售7622辆。另外一家客户南京金龙与多氟多的合作则是首次开展,所购电池主要应用在轻型客车上,30万kWh的电池采购量至少对应3000余辆电动车。
4、沃特玛与五洲龙签订5000台纯电动客车
12月4日,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与新能源客车厂商五洲龙在深圳共同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纯电动客车的开发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
根据协议,五洲龙位于深圳、沈阳、重庆的生产基地为沃特玛生产制造5000台纯电动客车,由联盟的运营平台公司--深圳市民富沃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在全国运营。
5、国轩高科配套北汽15万辆新能源汽车建产线
11月17日,国轩高科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合肥国轩”)拟以北汽新能源莱西生产基地年产15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为依托,以自有资金在青岛莱西市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青岛国轩电池有限公司,将配套北汽新能源建设年产10亿AH 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此次国轩高科配套建设10亿A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将有力满足北汽15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需求,而考虑到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超速放量趋势,预计北汽莱西基地的15万辆产能将加速投放,国轩高科的10亿AH产线有望于近期正式启动建设,并于2016年下半年开始批量供货北汽。
设备领域订单
国内电池厂商生产自动化程度仍偏低,未来将受益于自动化、智能化和进口替代。GGII 预计2015 年锂电生产设备的国产产值将达到75 亿元,实现翻倍增长。我们预计2020 年锂电设备市场规模356 亿元,国产设备产值将达到285 亿元,国产设备占比从50%提高到80%。
6、赢合科技获合肥国轩1.08亿设备采购意向
赢合科技(300457) 近日在接受调研时对外表示,公司和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就采购锂电池生产线设备一事已达成初步意向,合同总额预计在10800万元,双方正在商议合同条款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