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苹果组建顶级专家团开发汽车电池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车云网 发布时间:2016-02-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据Thomson Reuters IP & Science的数据统计,从2011年到2014年,苹果、谷歌( Google)、三星(Samsung )、特斯拉(Tesla)和优步(Uber)在汽车相关领域申请得到的专利总数翻了三倍。

不过,苹果在这方面的专利数远远少于其他竞争对手,这也许更激励了苹果在电池技术以及其他汽车相关科技的汇才纳贤。

有数据统计,在过去的18个月内,苹果共申请到了电动汽车领域的290项专利,而在这方面起步较早的三星公司则仅汽车电池相关的专利就达到了近900项。不过,美国政府在申请后18个月才会公示专利申请结果,因此这个数据并不反应2014年的情况。

这个月初,电池制造商A123系统起诉苹果非法挖走公司内部五名顶级工程师。不过,全球职业社交网络LinkedIn称,从2012年算起,苹果还“抢走”了另外7名A123工程师和18名特斯拉的员工。

LinkedIn表示,从苹果专利的具体申请项目来看,这些原A123的专家们主要负责电池设计、材料开发和工程制造。A123曾在2012年宣布破产,不过后来重组并为菲斯克汽车公司(Fisker Automotive)现在已经停产的氢气电动车提供电池技术。

EV Grid首席执行官和电池技术有资历的专家Tom Gage称,通过分析这些原A123员工的背景就会发现苹果已经开始汽车的研发了。对于A123的起诉,苹果暂时还没有给予回应。

目前,纯电车的销量远不及于机动内燃车的销量。不过,远观未来的发展趋势,政府很有可能会为了环保目标,减少碳排放量而积极鼓励推行电动汽车的使用。苹果和其他公司正在为抓住未来的机遇而努力。

被苹果挖来的原 A123 员工 Mujeeb Ijaz还有一段在福特( Ford Motor Co)长达16年的职业生涯,并且至今已经拥有17项专利。Thomson Reuters IP & Science.称,被挖来的这五名工程师共取得过23项专利,是电池设计、材料开发和制造工程领域的行家。

分享到:

关键字:苹果 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