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国内燃料电池仍未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天天电动 发布时间:2016-10-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日前表示,国内燃料电池生产仍未形成良性循环,企业不愿投资。他是在参加2016(第四届)中国国际节能环保型汽车展览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作出上述论断的。

从国际市场来看,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商业化导入阶段。但在衣宝廉看来,推动其商业化应用发展,关键还需要进一步建立生产线,降低成本,建设加氢站。

我国未来燃料电池生产需实现关键材料配套生产

对于未来我国燃料电池应该如何破局,他强调说,需实现关键材料配套生产进一步提升燃料电池寿命。

首先,实现关键材料的配套生产。催化剂、隔膜等关键配套材料在国外采购,导致我国燃料电池发动机价格比国外贵。他指出,我国已经掌握了先进的配套材料技术,但由于燃料电池生产未形成良性循环,企业不愿投资生产。

其次,提高电堆、电池系统的可靠性、耐久性。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初性能不比德国、日本等国家差,但可靠性、耐久性不如他们,希望研究工况下燃料电池衰减机理的科研单位与电堆、电池系统生产企业真诚合作,进一步提升燃料电池寿命。

再次,加快研发燃料电池系统用空压机、氢瓶,建设加氢站,并大幅度降低成本。

近20年来,我国空压机技术研究至今没有大的突破。衣宝廉建议,采用引进、合资建厂的方式研发生产。虽然,我国的氢站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经济效益欠佳,建议协同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和加氢站建设,例如,先发展燃料电池大巴,再发展燃料电池轻轨和高铁。目前,我国正在攻关70兆巴氢瓶技术。

第四,加速轿车用燃料电池开发,这是各大汽车公司比拼燃料电池应用技术的关键。燃料电池轿车的要求是重量比功率和体积比功率,在这一方面,我国还需要突破高性能低电阻、薄金属双极板制备技术和纳米薄膜有序化电极制备技术或3D流场技术。

第五,加速示范运行和安全试验。上海世博会后,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基本处在停滞状态,今年启动的联合国环境开发署资助的大巴示范运行是一个好的开始。

我国燃料电池的技术研发及应用水平整体落后

衣宝廉肯定了国内燃料电池仅几年来的迅速发展。上海世博会期间试运行的车辆包括了美国通用生产的30辆燃料电池轿车。通过对比运行情况发现,我国生产的燃料电池汽车的性能、可靠性不比通用的差,但其寿命不如通用。

2014年,上汽集团推出了燃料电池汽车荣威950,并参加了创新征程---2014新能源汽车万里行,运行效果良好。当前,宇通也推出了第三代燃料电池客车,福田在奥运会期间就做了燃料电池大巴,上海大通也发布了燃料电池汽车,中车目前在做的是用燃料电池给超级电容器充电的新能源汽车。

不过,在谈到和国外差距时,衣宝廉指出,对比全球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燃料电池的技术研发及应用水平,仍整体落后于国际水平。

分享到:

关键字:燃料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