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丰田海外唯一电池合资公司——科力美汽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投产

作者:赵天红 来源: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6-11-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6年11月8日,科力美汽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简称科力美)在江苏常熟正式开业投产。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大西弘致先生、PEVE公司社长铃木茂树先生、科力远董事长鈡发平先生、丰田通商株式会社社长加留部淳先生、常熟新中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陈继呈先生及丰田汽车株式会社嵯峨宏英专务、奥平总一郎专务、天津丰田一汽、广州丰田等投资方高管及嘉宾100多人出席了开业仪式。常熟市委书记王飏、市长周勤第、常委沈一平、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陆晓棣等领导同时亲临现场表示祝贺。

2014年8月Primearth EV Energy 株式会社(简称PEVE)、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力远)、常熟新中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丰田通商株式会社共同出资成立科力美。科力美是PEVE首次在日本本土之外投资建厂,其生产的动力电池主要用于配套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国产化混合动力汽车。

在开业庆典仪式上,PEVE社长铃木茂树表示,科力美是丰田在海外设立的唯一一家生产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车载镍氢动力电池的合资公司。科力美的正式投产,标志着丰田值得信赖的车载镍氢动力电池能量包在中国完全实现国产化,将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中国自然环境的改善做出巨大贡献。

2015年10月丰田在中国推出了油电混合(HEV)版卡罗拉及“雷凌”,车辆配备的电池组由科力远生产的电池原料出口到日本,再由日本生产电池单元返回到中国进行组装而成。科力美的投产,省去了电池原料出口日本、电池单元进口中国这一关键环节,实现了镍氢动力电池组完全国产化,将大大降低成本。随着产能逐步增加,科力美的产能将在满足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对镍氢动力电池的需求的同时,还将能满足国内品牌的节能车对镍氢动力电池的需求。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拥有3000万台需求的汽车市场。对丰田来说,中国是1964年崭露头角以来,拥有超长产业历史的国家,是丰田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大西弘致说,四年前,社长丰田章男提出“环境技术的中国本地化”目标,明确了用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为中国多做贡献的战略发展方向。今天我们迎来了科力美的开业,这是加速推进中国混合动力强有力的力量。他表示,去年丰田中国生产销售达113万辆,今年还在逐步上升,事业蓬勃发展;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均已发行的丰田卡罗拉、雷凌混动车今后也会加速发展;伴随着丰田中国事业整体成长和环境第一的中国市场的发展,科力美将会快速成长。

资料显示,丰田是目前全球排名第一的汽车生产公司,其代表性技术为油电混合动力技术,累积销售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已达1000余万辆,其中90%的车载动力电池采用的是镍氢动力电池;而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保有量近2亿辆,每年新增汽车2000余万辆;2015年10月,丰田如期推出一汽丰田卡罗拉双擎、广汽丰田雷凌双擎油电混合动力车;今天,科力美的顺利投产,为丰田中国“云动”计划全面铺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将由此迎来发展“春天”。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科力美以及科力远董事长钟发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推出的油电混合(HEV)版卡罗拉及“雷凌”出现供不应求,说明了广大消费者正在接受混合动力这一技术路线。中国的汽车市场巨大,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领域,仅有“丰田”是远远不够的。科力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先进储能材料、先进电池、电动汽车能量包、混合动力总成系统及其延伸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形成了完整产业链;经过多年技术积淀,在国际上,科力远已经实现了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对日本的供货;国内科力远与吉利搭建了混合动力总成系统平台,这个平台秉着共参、共建、共享的理念,向更多的整车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敞开,通过开展技术合作、股权合资,积极推动中国混合动力技术的产业化与商业化进程。相信,在丰田、科力远以及国内众多自主品牌车企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春天”即将到来!

开业庆典仪式结束后,部分嘉宾及科力远战略投资者参观了科力美动力电池生产线。

分享到:

关键字:科力美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