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浅析动力电池回收:近忧已现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发布时间:2017-04-19 浏览:0次

中国储能网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始于石化能源枯竭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初衷,算是一种远虑之举;但如果解决不好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问题,因此造成环境污染,就脱离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初心。不得不说,从当下国内情况看,近忧已现。

13年前铅酸电池还是动力电池的主流,如今电池产业已经大为不同。不难发现,随着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手机、Ipad等产品的广泛使用,锂离子电池逐年增多,含汞电池已退出民用市场,废电池的种类、数量相比十几年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带来的环境风险不可忽视,如废铅蓄电池回收过程中随意倾倒酸液、废锂离子电池爆炸起火等。

电池回收空间巨大

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使得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迅猛。根据凤凰汽车的调查,目前市场在售的电动车电池的保修期一般在5-8年/10-15万公里。按照常规,理论上电池的正常衰减寿命也会大体设置在这个节点。根据目前行业内广为流传的说法,大家一般把80%作为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衰减的节点。

据专家分析,到2018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废旧回收市场将初具规模,累计报废量将超过17万吨,从中回收钴、镍、锰、锂、铁和铝等金属所创造的回收市场规模将超过53亿元,到2020年将超过100亿元。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到2020年前后,我国仅纯电动(含插电式)乘用车和混合动力乘用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17万吨的规模。而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材料学科教授吴峰提供的数据称,2020年全球废旧锂电池预计高达250亿只。

废旧电池回收之“忧”

市场空间之大,蓝海扩容之快,世所罕见。然而,中国的废旧电池回收没有明确的责任约束,回收体系也非常不完善。大量废旧电池流入非正规渠道,引发环境威胁。同时,非正规回收企业因为不采取环保措施拥有成本优势,这也使得正规回收企业面临废旧电池材料不足的尴尬局面。

废旧电池之忧何解?业内分析认为,除了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废旧动力电池处置的技术瓶颈,找到一条既环保又经济的可行路径之外,还要重点做好回收环节的文章:

一方面要先行探索统一电池的技术标准,为日后大规模的统一回收奠定基础;一方面还要出台政策法规,在明确电池回收利用责任主体及相关责任的同时,对回收企业给予适当补贴鼓励,并对私人电池拆解活动加强监管,严控电池流入非正规渠道。

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也提出,需要“加大对废旧锂电池拆解、重组、测试和寿命预测等关键技术攻关,提高技术成熟度和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以及自动化水平和回收效率,使动力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具经济可行性和安全性。

“除了政府重视外,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更需广大群众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四川省电力公司调度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建认为,政府应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提高群众对电池两面性的认知,增强群众不随地乱扔电池的自觉性。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