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主要活动 返回

2010(第五届)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9-03 浏览:

会展时间: 2010年11月4-7日
会展地址:北京

    能源与环境危机已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基本国策。中国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已将现代能源产业作为振兴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发展电动车、风力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系统,已成为现代能源产业的主流,然而储电技术一直是诸多新能源应用的技术瓶颈。储电系统对二次电池提出了更高要求,除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以及安全性外,对长寿命与低成本两个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作为大型储电系统及电动汽车用二次电池对寿命提出的指标是充放次数大于5000次、使用年限大于15年,而目前常用的二次电池如铅酸电池、镍氢电池以及现有体系的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只有300次至1000次,使用年限只有3-5年。因此,开发长寿命的二次电池体系,是二次电池在动力及储电系统中应用的技术关键。锂离子电池凭借优越的性能及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在长寿命锂离子电池研究发面都有了很多新的进展及成果。

 

    针对上述问题,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承办的 “2010(第五届)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将于2010年11月4-7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将以“长寿命的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为主题,汇集国内外政府部门官员、行业专家及企业家从国内外政策、学术及产业等不同角度探讨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新材料、关键技术及不同领域的应用等发面的进展,给业界同仁提供一个研讨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与产业交流平台。

 

    按照国家科技部规划,到2015年,中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66万辆,这无疑为电动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期,并为动力电池发展释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将提供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而首都北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正处于技术升级、产业重组、产业化与商业化相结合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关头。作为北京制造纯电动车计划实施中的重点技术和关键产业,动力锂离子电池已成为首都新型电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研究的热点。在此,欢迎国内外各相关企业、机构及感兴趣人士前来参会,共同探讨锂离子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状况,加强国内外科技及产业交流合作,更好的促进动力锂电池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一、论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承办单位: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        《新材料产业》杂志社  

协办单位: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东莞新能源(ATL)科技有限公司

         北汽控股集团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二、论坛学术委员会及组委会

(一)论坛学术委员会:

主 席: 陈立泉(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 问: 杨裕生(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 松(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
     张 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
     汪继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十八所)
     Ralph Brod (国际电池材料协会理事会主席)
     Michel Armand(法国de Picardie Jules Vernes大学)
副主席: 吴 锋(北京理工大学)
     孙世刚(厦门大学)
     刘兴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十八所)
     Amine Khalil(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
     Karim Zaghib(加拿大Hydroquebic公司)
委 员:(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列)
     艾新平(武汉大学)          白厚善(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陈继涛(北京大学)          陈 军(南开大学)
     董全峰(厦门大学)          高学平(南开大学)
     黄可龙(中南大学)          黄学杰(中科院物理所)
     李伟善(华南师范大学)        卢世刚(北京有色院)
     申国培(广州鸿森材料有限公司)    夏永姚(复旦大学)
     王子冬(国家863计划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
     杨汉西 (武汉大学)           杨 军(上海交通大学)
     阳如坤(深圳吉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赵峰刚(东莞新能源)
     赵海蕾(北京科技大学)

(二)论坛组织委员会
主 席: 林建华(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副主席: 万 荣(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主任)    杨晓青(美国Brookheaven 国家实验室)
     周恒辉(北京大学)           邱新平(清华大学)
     夏定国(北京大学)           曾毓群(东莞新能源(ATL)科技有限公司)
秘书长: 黄海峰(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主任助理)
副秘书长:王 鑫(新材料产业杂志社活动主管)


三、论坛主题

长寿命的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

 

四、论坛征稿内容及要求

本次论坛诚挚地向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征集论文,学术性和应用性均可。通过专家组评审的论文可在论坛论文集及《新材料产业》杂志发表。

要求提供:1、题目(中英文)、摘要(100-300字中英文)和全文(5000字);2、个人及单位简介(含2寸照片)

截稿日期:2010年10月15日  收稿信箱:valianel@126.com

五、产品展示

    为了方便企业宣传展示自己的产品,论坛组委会在会场外部设置了专门的企业展示区域,可供企业在论坛召开期间展示小型样品及宣传展板。位置有限,有需要企业请提前与组委会联系,每个展示区域收取费用15000元,展示区面积为3m*3m,组委会可提供展台。

 

六、论坛注册及报名手续

(一)报名费用:1800元/人

(二)报名手续

请填写《论坛报名表》,邮寄或传真至论坛组委会秘书处。在提交《论坛报名表》一周内,请将参会报名费用(会务费)电汇或交至组委会,并将银行汇款单传真至论坛组委会秘书处,以便核查。

请参会企业将会议注册费用汇至如下帐号:

开户行:北京银行双秀支行            汇入行号:75000

开户名: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          账号:01090379900120109022963

 

七、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张俊宝            联系电话:010-62328985  13371601701

传    真:010-62328870       邮    箱:cttv_jk@sina.com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方兴大厦5层 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100083)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论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