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变革中发展:大浪淘沙中的国轩高科

作者:杨硕 来源:电池中国 发布时间:2017-12-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7年是动力电池业大浪淘沙的一年,2016年年底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导致部分动力电池企业的产品难以进入到车企的采购体系之中。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可以形成有效供给的动力电池企业共95家,远低于2016年年底中汽中心统计的电池配套企业140家的数据。

大浪淘沙:动力电池企业逆流而上的又一年

粟裕将军在《激流归大海》里说道:“这支队伍经过严峻的锻炼和考验,质量更高了,是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精华。”这句话用在今天的动力电池行业似乎也很贴切。

2017年是动力电池业大浪淘沙的一年,2016年年底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导致部分动力电池企业的产品难以进入到车企的采购体系之中。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可以形成有效供给的动力电池企业共95家,远低于2016年年底中汽中心统计的电池配套企业140家的数据。

一方面,2016年出货量前五名的动力电池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约60%。据预测,2017年这个数据有望超过60%;另一方面,2016年年底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产能可以达到8GWh的屈指可数,而2017年产能超过10GWh的企业已经超过30家,随着企业产能的逐步释放,落后梯队企业的市场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加上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即将再度调整,一些动力电池企业将被加速淘汰,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因此,目前动力电池业还有很多“泥沙”存在,有很多低端的、落后的产能,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换句话说,动力电池业“水很浑浊”,生态并不如我们所想的良好。

在近日举办的国轩高科科技大会上,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表示,过去个别企业的“短视”行为,给整个产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部分企业发展观念落后,“凭几项技术,就能跻身新能源行业”的企业发展道路是行不通的。

“国轩高科希望与各位专家学者一起努力,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做出努力。为此,我们希望,一是合作开发,共建团队。未来五年,国轩的人才需求,寄希望于各位业内同仁的支持与帮助;二是共建实验平台,国轩高科将全力加大投入,让科学家的设想,经过验证而被广泛运用,造福人类。”李缜在国轩高科科技大会致辞中满怀激情地表示。

去伪存真:科技创新才是企业发展源动力

正如李缜所言,动力电池业需要创新者,需要关键技术的突破者,而不是模仿者、抄袭者。

国内的动力电池业并不缺乏创新者,只不过模仿者更多罢了。正如上文所言,这个行业正处在大浪淘沙的浑浊阶段。曾有业内人士向电池中国网这样说过,其实动力电池业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国内电池企业用什么化学体系,使用什么电池材料,采用哪家的设备、何种工艺,都是可以打听到的,甚至可以花高薪把人才挖过来为己所用。在这种几乎半透明的竞争状态下,企业的生产能力最终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动力电池企业“活在今天,却生在明天”,而过多的模仿者,正在扰乱这个行业的生态。

“生在明天”就是说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一个电池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一味地模仿或许能够满足企业当下的发展需求,但从长远考虑,这种发展模式只能让企业走进死胡同。能量密度方面,“300瓦时/千克”之上还有“350瓦时/千克”;化学体系方面,三元电池之外还有锂固态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电池企业没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是无法在这场“拉锯战”中胜出的。

潜心为道:深耕锂电行业的卫道者

国轩高科深知科研能力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近年来,国轩高科加大了对公司旗下研究院的资金投入。特别是今年下半年,国轩高科公开募股36亿元,用以夯实公司新能源事业,而其中有关其研究总院的建设费用就占了很大比例。

“潜心为道、不欲以静”,国轩高科的付出收到了回报。2017年,国轩高科在已有三项国家级创新平台的基础上,新增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安徽省高安全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和安徽省动力锂离子电池工程实验室等三项省级创新平台,并预计在2018年参与两项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公司已建成了包括美国硅谷、克利夫兰以及日本筑波在内的多个研发中心,并承担了国家科技部“300瓦时/千克”高比能量动力电池和“200瓦时/千克”高比能量动力电池系统的专项课题研究工作。预计在2020年培养输出超3000名动力电池相关研究人员。

截至目前,国轩高科累计申请国内专利1763项、国际专利133项,在主流学术媒体发表学术论文191篇,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8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0项;在单体电芯热仿真、电池系统仿真、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研发、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电芯研发、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和电池梯次利用回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在电池材料方面,2017年国轩高科顺利实现6000吨高容量磷酸铁锂产线和3000吨622三元材料自动化产线的投产,为企业产业链拓展,维持产品利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产品方面,国轩高科的方形磷酸铁锂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55Wh/kg;单体能量密度190Wh/kg、43Ah方形三元电芯已实现量产;单体能量密度210Wh/kg、50Ah方形三元电池正在试产之中,电芯产品极具市场竞争力。

在车企和电池企业产业融合的浪潮中,国轩高科已经成为众多整车企业青睐的动力系统提供商。国轩高科在电池系统集成、电池系统仿真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目前搭配国轩高科50Ah三元电芯,采取轻量化设计的乘用车PACK,成组系数已经达到68%。据了解,目前国内乘用车PACK平均成组系数只有60%。国轩高科通过先进的热仿真分析技术、轻量化优化设计,极大地提高了PACK成组电芯利用率,对减轻车体重量、降低车辆能耗有重要意义。同时国轩高科制造的商用车标准箱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40Wh/kg,为新能源客车、货运车企业提供了高品质、高能量的装配供应保障。

“常怀敬畏之心,方能勤于正道”,企业应当对动力电池事业心存一份敬畏,“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勤于正道,精于生产,专于研发,才能“生在未来,活在未来”。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国轩高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