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动力电池产业能否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该何去何从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电池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8-07-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车是如今的发展大趋势,将来新能源汽车将逐步取代燃油汽车。但现在看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遇到了瓶颈。目前来说,新能源汽车中比较成熟可靠的是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型汽车,这两类车都离不开电池,所以说现在这个阶段电池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举足轻重。

无独有偶,同样在电池制造产业知名度颇高的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同样遭遇了停产放假的情况。两大电池产业的巨头相继宣布停产,给电池行业,新能源行业乃至全社会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要知道在2016年的时候,沃玛特和银隆还是我国锂离子电池销售量前五的企业,短短两年时间,他们就从高峰跌落谷底,让人不禁思考其背后的原因。根源还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因为电池产业很大程度上是依附着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兴起初期,政府为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出台了许多优厚的补贴政策,这一举动使得全国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这些企业良莠不齐,有的是真正想要新能源汽车方面大展拳脚,用心经营的良心企业,而有的企业却纯粹是为了骗取国家的补贴。那个时候新能源领域方兴未艾,我们根本没有什么经验,缺乏监管手段,政府对这种乱象暂时也没有办法限制。上面说到的沃玛特和银隆两家公司就曾被爆料存在骗取政府补贴的行为,不过两家企业矢口否认,又没有确切证据,于是就不了了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对新能源领域的企业的监管力度愈来愈大,一系列监管政策也相继出台,查处了一批打着新能源幌子骗补的企业,那些没有技术与优秀生产能力的企业也被淘汰。2018年,国家发布了全新的补贴政策,对于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金额下降了,转而把补贴重心转向续航能力更强,电池密度更高的产品,像沃玛特和银隆这种主打低密度电池的公司就陷入了困境,他们的产品不能满足车企的需求,订单自然会减少,利润也随之减少。

现在,我国的动力电池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数据显示,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的数量在逐年减少,竞争是残酷的,但大浪淘沙,能最后存活下来的才是真正有实力的企业,而优秀的企业则可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其实我国在电池产业的核心技术并不落后,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主要是在工程化能力方面。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