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新造车势力的造车进度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近日,云度π1 Pro、π3 Pro于7月29日上市。此前,云度已上市π1、π3、π1 360三款车型,第三款车型π7也已亮相,并定于2019年上市。
同样作为造车新造车企业,云度已相继量产上市了5款车型,小鹏、蔚来、威马、合众新能源等企业却还在首款量产车型的交付中“苦苦挣扎”。
一向高歌猛进的新造车企业,何以到了交付阶段,突然裹足不前?其中或有以下几点因素:
生产基地问题。在新车投产试制阶段,最重要的节点当属制造基地。为追求更高的出车效率,威马选择了自建工厂;蔚来、小鹏等选择了整车厂代加工。虽然是两条迥然不同的道路,但最终还是相交于延迟交车的问题。自建工厂前期投入大,耗时长,建成后还要进行设备调试等工作,导致出车慢,无法按时达到预期产能。
而代工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快马上线,缩短试制调试时间,但是要保证新车工艺与国内工艺水平及合作厂家技术实力相匹配,要不就会形成错位,导致制造周期拉长。如蔚来因ES8交付周期一拖再拖,备受质疑。有媒体指出,为蔚来代工的江淮此前并没有全铝车型的制造经验,生产质量把控不佳是产能较弱的关键原因之一。
核心供应商问题。纯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核心供应商依旧是传统汽车时代那几个跨国大公司,可以说整车开发的过程中任何公司都绕不过他们,他们的节奏就代表了整车企业的节奏。
整车企业与这些核心零部件厂商早已形成牢靠的关系。而作为创始阶段的新造车势力要分得一些核心动力供应资源显得十分困难,就算分得一些资源,也难以保证其在产能紧张的情况下优先给自己供货。
研发环节的问题。研发环节导致的质量问题是所有工程师最不想要看到的,因为研发环节是整车开发环节的基础,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整车试制、试验就是暴露整个研发过程是否存在问题最好的方式。
2018年6月,小鹏汽车供应商骏汇股份公告称,收到小鹏汽车电池箱上盖项目的定点及开模指令的通知,后期将进入项目的开模阶段,预计2020年开始逐步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小鹏G1早在2017年10月下线,如今已经迭代到G3,还需要经历定点、开模乃至修模等指令。说明了包括所有小鹏在内的新造车势力设计方面有着一定的可变性;同时,一年内多次迭代、延产,说明了大家产品规划、定义的不确定性。
资金问题。蔚来创始人李斌曾说过,造车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没有200亿的资金准备,最好别想进来。近两年,新造车企业不断刷新融资进展和金额,一方面说明造车新势力确实被投资人看好,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企业缺钱,在依靠融资造车。因此可以推断,造车新势力的首款车型迟迟不能实现批量交付,跟缺钱也有很大关系。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认为,2018年新造车企业的产品将陆续上市,活跃的资本市场会回归理性,新造车企业的优胜劣汰,将从2018年开始。
而造车新势力纷纷赶在这个时间点推新车极大可能在于,2020年之后,中国政府将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传统车企纷纷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对于新造车企业而言,未来两年时间或将是最后的窗口期。
2018年,新造车势力纷纷迎来交付大考,下面一起来看下新造车势力具体的造车进度:
1、云度汽车:
量产车型:云度π1、π3、π7、π1 Pro、π3 Pro
2、 蔚来汽车:
量产车型:ES8、ES6
3、 小鹏汽车
量产车型:小鹏1.0版、小鹏G3
4、 威马汽车
量产车型:EX5
5、 合众新能源
量产车型:哪吒N01
6、 爱驰汽车
量产车型:U5 ION
7、 前途汽车
量产车型:K50
8、 奇点汽车
量产车型:奇点is6
9、 零跑汽车
量产车型:LP-S0110、电咖汽车
量产车型:EV
10、高续航版EV10 pro300
11、拜腾汽车
量产车型:M-Byte Concept、K-Byte Concept
12、游侠汽车
量产车型:游侠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