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科恒股份吴建华:高镍三元材料的五大技术发展趋势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 发布时间:2018-10-22 浏览: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具有高克比容量、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等一系列优势,是一种极有应用前景及市场前景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材料。

与此同时,高镍三元材料也存在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挑战:1、充电态下晶格失氧,不可逆结构相变;2、高镍含量导致的Ni2+与Li+混排;3、长循环过程中的微裂痕,性能衰减;4、表面碱度高,对CO2、H2O敏感。

尤其是高镍三元材料表面碱度高,对CO2、H2O敏感,因此材料制备时需要更严格的全过程管控制备条件,更严格的包装存储条件以及更严格的后期加工使用条件。

不同材料厂家也在采取不同创新工艺等实现手段,突破高镍三元材料的量产应用。

10月18日,高工锂电(2018)国际锂电池关键材料技术创新峰会在深圳盛大开幕。本次峰会由GGII主办,高工锂电、江门市商务局、江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承办,邀请了锂电材料各个环节及动力电池企业超80位行业专家、技术领袖及超400位业内人士就现阶段动力电池核心材料的技术研发创新、产业化升级等进行共同探讨。

在国际锂电材料产业链技术前瞻专场上,科恒股份副总裁吴建华博士发表了“高镍三元材料表面改性探究”的精彩主题演讲。

吴建华表示,针对高镍三元材料的制备瓶颈,科恒提出了利用特殊金属氧化物对表面进行修饰的改性思路。

经过研究测试发现,经过金属氧化物表面改性后,常规金属氧化物包覆并不会减慢总碱量的增加速度;常规金属氧化物包覆并不会减慢LiOH转变为Li2CO3的速度;常规金属氧化物包覆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初始表面碱度(Al效果较好)。

“高镍材料由于其本身结构决定其对空气中H2O和CO2较为敏感,表面修复手段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材料在制备及使用过程中仍需做好严格的防护,这样才能保证材料性能发挥到最佳状态。”吴建华坦言。

对于高镍三元材料的技术发展趋势,吴建华认为:

一是,镍含量会进一步提高。目前已经有镍含量大于94%的学术报道,这样的高镍三元在电池当中应用的难度愈发增大,需要全产业链的鼎力合作。

二是,继续优化掺杂物种。进一步克服高镍三元材料结构的本征缺陷,降低活性氧溢出的几率。

三是,表面包覆处理的优化,将进一步提高正极材料的电子导电性。

四是,单晶化。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与锰酸锂复合使用提高安全性。

五是,采用新的烧结制备手段。降低耗氧量,优化制造过程,提升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规模化生产的制造成本,为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做出正极材料降低成本的贡献。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