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主要活动 返回

第二届北京国际储能大会在京圆满闭幕

作者: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2-06-1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储能是从根本上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问题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储能系统来弥补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缺陷,从而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平滑并入电网。而当前储能产业的发展面临来自政策、技术和市场三方面的巨大挑战,如何加速储能产业的发展,从而为构建绿色电网打通最后一道屏障,成为当前业内关注的焦点。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知识产权局联合研究审议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显示: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首次出现并排在风电、光伏、生物质能之前,成为指南优先提及的领域。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更是把储能作为战略必争领域列为科技部在先进能源领域的重点解决方向。  
 
    在风电、电动汽车、智能电网以及太阳能发电等产业,其大规模的推广和商业化应用,除政策等宏观环境外,前提和关键在于高效绿色的储能技术和产品。  
 
    储能产业正成为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
 
    6月15-16日,由中科院过程所国际储能研究中心与中国储能网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英国皇家工程院、英国利兹大学、英国低碳未来中心、清华大学等国内外权威科研机构大力支持的第二届北京国际储能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球的320多位嘉宾就“储能的应用与展望”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012年或许将是中国储能应用的起步之年,这将加速---中国储能技术的提升,国家政策的调整与规划,行业标准的积极谋划等。在此,本届大会专注于从储能技术的应用与展望的角度来进行深度对话,这无疑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分享到:

关键字:第二届 北京 国际 储能大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