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前景调查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 发布时间:2018-10-2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新能源汽车产业系我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十三五”政府产业支持发展的重点,承载着我国汽车工业产业实现“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重要使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GGII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开始大幅增长,销量从1.2万辆增长到2017年的78万辆。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爆发推动锂电池用量提升,2017年中国锂电池市场规模1350亿元,动力电池产值725亿元,动力电池产值占比54%,超过数码锂电池规模,成为锂电池消费结构中占比最大的领域。而随着2012-2014年装车的动力电池报废期临近,2018年被认为是动力电池报废潮元年,带动报废锂电池规模的快速增长,废旧动力锂电池成为电池回收再利用的主要增长点。

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的理想模式是先梯次利用再拆解利用,但目前动力电池报废处理方式仍以拆解回收为主。GGII统计,2017年全国梯次利用和拆解报废的锂电池(含数码锂电池)共8.3万吨,其中电池拆解占比95%。梯次利用占比较小的原因包括:1.电池厂商不愿意承担电池安全风险,不希望报废电池再次流入市场;2.过去动力电池报废量较少,旧电池匹配比较难;3.目前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还不成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积累;4.储能市场、再利用市场空间还未大规模释放。

近几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颁布多项锂电池回收再利用的政策文件和指导意见。2018年2月26日,《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发布,明确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负责回收新能源汽车使用及报废后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同时动力电池企业要在电池设计、生产及回收方面提供支持。

但是,目前回收机制仍有待完善,电池回收通道不畅,民众环保意识较淡薄,随意废弃现象严重。GGII认为,随着相应的实施细则出台、主管部门严格监管,废旧动力电池行业将逐步规范化,商业模式将逐渐成熟,经济性将得到体现。

相比而言,数码电池钴含量较高、回收经济价值更大,且市场规模较大,目前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每年的报废体量比较大,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回收商业模式,但总体回收只有报废量40%左右,依然有大量报废电池没有进入回收处理系统。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回收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