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度让全国同行艳羡的广东省燃气发电行业,正走向全面亏损。
9月3日,广东省发改委下发了《关于降低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成为压垮广东燃气电厂的最后一根稻草。
按照通知要求,自2018年7月1日起,广东省内36家天然气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统一调整为0.665元/千瓦时,即这36家燃气电厂的大多数机组上网电价下调5分钱。就在政策落地的几天前,中石油开始上浮气价,即从9月开始,天然气供应价格上调10%—23%。不仅中石油,广东省最主要的天然气供应商中海油,也进入气价上调周期。
气价上涨、电价下调,严重的成本价格倒挂之下,留给燃气电厂的选择并不多。“发得越多亏得越多,电厂账上的现金流在不断减少,买气都成问题,中调要是来调发,只好说检修了。”深圳一家燃气电厂的董事长说。
这一窘境并非孤例,发电即亏损的现实下,广东省燃气发电行业接过了今年由万科提出的口号——“活下去!”
南方能源观察
eo记者 黄燕华 潘秋杏
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广东省发改委突然发出下调上网电价的通知,广东多家燃气电厂经营者表示颇感意外,“我们也是看了媒体报道或者朋友圈消息才知道通知内容的,通知下发前并没有征求我们的意见。”接受采访的燃气电厂人士表示。
关于此次下调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的背景,通知中并没有交代。eo在9月初对广东省发改委的相关工作人员采访时了解到,此次下调主要是完成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这一任务的需要。针对广东省发改委下达的通知,广东省内的燃气电厂表示理解政府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的压力,但影响如此大的政策出台前,建议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
调低燃气发电上网电价之前,广东省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降电价,如临时性降低省级电网输配电价、降低跨省跨区输电价格、降低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收标准等。广东省的燃气发电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不到8%,且相比煤电及核电,0.715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偏高,因而成为了广东省今年为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唯一被“割肉”的电源类型。
据悉,在收到广东省发改委下调上网电价的通知后,广东省电力行业协会燃机专业委员会就着手征集了各燃气发电企业的意见,并形成了《关于上网电价下调导致燃气电厂进一步陷入经营困境及后续工作建议的报告》,并于9月中旬送达广东省发改委、广东省经信委及南方能监局等多个主管部门。
从当前政府部门的反馈来看,结果并不理想。个别政府部门表示将努力研究,但是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点。2017年年底,广东省发改委下调了0.03元/千瓦时的燃气发电上网电价,此次再次降价,让燃气电厂措手不及。有业内专家表示,广东省政府决策太快,燃气电厂反应太慢,两者的步调错位明显。
除了感到突然外,广东多家燃气电厂负责人表示,对通知中的具体降价条款不太理解。“在此次调价之前,广东的燃气电厂大多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一些效益好的9F机组可能有一些微利,而一些老的9E机组仍处于减亏阶段。”广东省电力行业协会燃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佰成告诉eo。
据悉,珠三角某燃气发电厂,今年上半年刚实现小幅盈利,就迎头遭遇燃气发电上网电价下调。据该电厂测算,今年下半年电厂可能亏损接近5000万元,而明年全年亏损额将可能超过1亿元。
广东省内燃气电厂大多面临与上述电厂类似的情况。“面粉贵过面包”,省内燃气发电陷入了“发电即亏损、多发多亏”的困局。而对于不同的燃气电厂来说,唯一不同的只是亏损多少。
“毫不客气地讲,通知的出台基本上等于扼杀了广东的燃气发电行业。”有电厂人士表示。
更让燃气发电企业感到不解的是,9月初下发的通知中将下调燃气发电上网电价的时间追溯到7月1日。有电厂反映,近期广东省电力交易中心已经按照通知对7月和8月两个月的市场电量电费进行了追缴结算。
“这一追溯十分不合理。电厂7—8月的电价已经结算了。电厂在此前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时依据的是当时的上网电价和天然气燃料价格。”
据悉,此次36家被降价的燃机电厂中,15家是B类电厂,需参加“月清月结”的电力交易。在通知下发之前,2018年的年度双边协商交易、年度合同电量集中交易在2017年年底前就已经完成,燃气机组完成的成交电量为1094.6亿千瓦时,平均价差为-0.0766元/千瓦时;2018年1—9月的月度集中竞价交易均是按月进行,成交电量为358.2亿千瓦时,平均价差为-0.042元/千瓦时。
“如果此次广东省发改委在7月1日执行日期前下发通知,那么这些B类燃气机组已经依据电力市场交易规则执行完毕的7—9月三个月底交易的成交价格将完全发生改变。”参与市场交易的电厂人士坦言。
对于此次广东省发改委的调价时机,省内燃气发电人士认为也不恰当。7—8月是全国“迎峰度夏”保供电和电网安全的特殊时期,燃气发电没有获得调峰补偿,相反还被降电价。
广东省内燃气发电人士认为,此前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长协和年度竞价均属于市场行为,且已经实现了平均度电让利0.067元/千瓦时的让利。如今单方面降低上网电价,对于已经参与电力市场的电厂来说,再行0.05元/千瓦时的降幅,燃气电厂根本没有能力来负担这部分让利。
“严格意义地讲,这就是政策导致的市场扭曲行为。”有电厂人士感叹道。
不能承受的气价之重
对于燃气电厂来说,影响经营收益的因素主要有三项:燃料价格、上网电价、发电小时数。
天然气的燃料成本在发电成本中占比超过70%,燃料成本价格成为影响燃气电厂经营最重要的因素。从eo的走访来看,广东省内燃气电厂呼吁降低气价的愿望迫切。
由于2017年冬季天然气供应紧张,2018年全国天然气保供提前。在此背景下,今年广东地区的电厂早早就开始被限量和涨价。
当前,除了使用大鹏一期气源的燃气电厂盈利性尚好,其他的燃气电厂都面临冬季气价上浮的压力。
广东燃气电厂的气源至少包括:中石油西气东输二线的管道气、中海油海上生产的天然气、进口LNG。对于电厂来说,还可多气源组合,因此各电厂的气源价格相差甚大。但相同的是,今年以来各类气源价格都出现了快速上涨。
据悉,自今年9月开始,中石油供电厂的气价开始全面上浮,涨价分阶段执行:2018年9—10月,“西二线”供电厂的价格以广东省门站基准价为基础上浮10%(上浮后为2.266元/立方米);2018年11—12月将在门站基础上上浮20%(上浮后为2.472元/立方米);到2019年1—3月,中石油供电厂的价格可能上浮22.7%(上浮后为2.528元/立方米)。再综合考虑广东省管网、城市燃气的代输费,到电厂的气价还要更高。
占广东省天然气市场供应量超过70%的中海油,参照中石油西二线的气源价格情况,自2018年7月开始,也上浮了供应电厂的气价。
据深圳某燃气发电企业燃料采购负责人介绍,今年7月1日起,中海油供该电厂的天然气价格已由二季度的61.90元/吉焦(按照西二线的热值折算为2.31元/立方米)上浮到69.71元/吉焦(按照西二线的热值折算为2.6元/立方米)。11月开始,中海油供电厂的价格则实行合同内气价上浮20%(按照西二线的热值折算为2.622元/立方米),合同外的增量气上浮30%(按照西二线的热值折算为2.828元/立方米)。在实际定价中,中海油供各电厂的气价稍有不同。
某燃气电厂对气价上涨带来的经营亏损做了测算。今年下半年,该电厂受中石油天然气的涨价影响,利润减少约为700万,受中海油气价上涨的影响,利润减少约1800万,两者叠加,受气价的影响利润减少约为2500万。由于广东省发改委下调了广东省天然气管网公司的代输费的电厂受益约300万。今年下半年合计受气价上浮影响利润约为2200万元。
“我们就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有电厂人士自嘲道。有燃气电厂认为,广东正在为全国“气荒”买单,而电厂正是买单者之一。2017年,广东省气电的气量消费超过100亿立方米,由于天然气统一调度的需要,原本供应并不紧张的广东,用气量受到限制,气价也节节攀升。
在向下传导没有可能的情况下,电厂也正在将这种压力向上游气源方传递。为了降低燃料成本,各燃气电厂正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以珠三角某燃气电厂为例,该电厂当前共有多路管道气源。与此同时,考虑到气价波动,该电厂还建设了应急备用液化天然气气化站。但现实是,当前没有一种气价是可以承受的。由于今年以来持续走高的LNG价格,已经建成几个月的备用液化天然气气化站至今没有启用。
为了降低气价,减少经营亏损,深圳某电厂正在找深圳燃气商谈降低他们的管输费。当前深圳燃气供该电厂的管输费超过0.25元/立方米。
深圳燃气的管理层表示,广东省发改委下调电价的政策,使得燃气电厂将经营压力传递到燃气企业,要求降气价,而燃气企业自身也有经营压力。“如果这批电厂经营不善倒闭了,对广东省天然气市场来说也将是重创。”而电厂对于能否谈下管输费价格显然不自信,“不管如何,我们总得试试。”
中山永安电厂是一家镇下属的社区集体所有发电企业。当eo记者于10月中旬在大雨中到达永安电厂后,这个电厂的总经理卢伯兴刚结束跟九丰集团负责人会面归来。
中山永安电厂自燃气机组投运以来,一直采用LNG作为燃料。为了能买到便宜的LNG,自2011年开始,卢伯兴去了新疆找广汇买气,还试验了用铁路运输LNG。除了国内的气源,卢伯兴还去了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多个天然气出口国,接触了多个国际卖家,也全面体验了国际LNG贸易的各种游戏规则。“在LNG这种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中,动辄签约15—20年。对于单个电厂来说,我们的生存空间是有限的。”
由于体量太小,在国际采货失败的永安电厂,最后与东莞九丰签订了固定价格的LNG长约。该长约自2015年开始,到今年6月执行完毕。让卢伯兴很是后悔的是当初没有签订更长的长约。反思这一遗憾,他认为是自己对国内天然气市场研判的失误。
“我们做了这么多努力,努力降低气价,最后被政府的一道文件,抹杀了所有的积极性。”
9E机组再陷生存困境
受此次下调上网电价影响最大的为广东省内的9E机组。 据eo统计,此次广东省发改委下发的下调上网电价的通知涉及的电厂共计36家,涉及的9E燃气发电机组共32台,总装机容量为601.8万千瓦。其中,绝大多数是建设于2003年前后的老机组,历史包袱比较重,生存压力比较大。
“我们这批9E机组,命途多舛。刚有望通过努力实现温饱,如今又面临巨额亏损的困局。”深圳某燃气电厂不具名人士告诉eo。
据广东省电力行业协会燃机专委会介绍,这一批老的9E机组建设于2003—2005年期间,位于珠三角负荷中心,当时正值广东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为了缓解广东用电的紧张,当时的广东经贸委批复了建设燃气机组。考虑到当时广东尚未有气源通达,而大鹏LNG接收站即将投产和西气东输管道正在建设,当时的广东省经贸委对于这批9E机组的批复是使用双燃料,可先使用重油作为过渡,待条件成熟后再改造成燃气机组。
上述这批机组的审批核准集中在2000—2003年之间,按照当时的审批要求,新建燃气机组由省级政府批准、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备案即可。2003年3月,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在国家发展改革计划委员会的基础上组建了国家发改委。至此,关于发电机组的审批权被收到国家层面,且实行审批核准制。这导致了这批由广东省经贸委批准但是国家发改委没有核准的9E机组,没有“出生证”。2005年,这批机组更是被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广东省电站项目清理及近期建设安排有关工作的通知》认定为违规电站项目。
由于项目核准手续不完善,电网公司不能正常调度,这批“违规机组”实行的也是临时结算上网电价,发电小时数也非常低,一直维持生产。
与此同时,自2003—2005年投运以来,由于国际油价上行,这些机组陷入了持续的亏损阶段。一直持续到2008年7月,国际原油价格WTI创新高,达到147美元/桶。这期间,广东的气电受高油价的影响,经营困难,在这种背景下,过去由民营或者外资投资的9E机组纷纷被转让给地方国有发电企业等。
此后到2008年3月,广东省发改委下发了《关于临时收取燃气燃油加工费的通知》。该通知明确,对广州、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所有大工业用户收取燃气、燃油加工费。收取的加工费用于对省内燃用现货LNG的9F、9E机组和燃用重油9E机组补贴。
该补贴一直持续到2015年10月1日。2015年9月底,广东省发改委、广东省经信委及广东省财政厅联合发文《关于停止收取燃气燃油加工费的通知》。至此,关于9E燃气机组的补贴被全部取消。
与此同时,受政策调整影响,这批9E机组的核准问题得以解决。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能源领域火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热电站项目等核准权限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下放到省级政府或地方政府。2015年11月,广东省发改委下发了《完善我省部分9E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核准手续办法》,此后18台9E机组的核准问题得以解决,也获得了较为正常的发电小时数。
对于燃气电厂来说,这个转正时机恰当。国家发改委于2015年11月20日下调了非居民天然气门站气价0.7元/立方米的影响,转正后的9E机组迎来转机,部分机组实现了少量的盈利。
然而危机又开始袭来。受2017年冬季气荒开始与2018年下调一般工商业电价的影响,这一批9E机组又迎来此轮困局。据广东省电力行业协会燃机专委会测算,全年按照西气东输门站提价10%的平均气价(2.27元/立方米),管输费为0.25元/立方米来测算,2台9E机组在2019年将面临约为1.55亿元的亏损。
广东省内部分9E机组电厂认为,政府下调上网电价一刀切的做法不甚妥当。广东省内的9E燃气机组的电厂认为,9F机组在发电效益、财务成本上都比9E机组有优势。同时,A类调峰机组、B类参与市场交易的机组的结算电价也不相同。
对于明年要参与的广东省电力市场现货交易,广东省内的多家燃气企业表示了忧虑,“参与即意味着第三次降电价。”有电厂人士叹气道。
对于应对当前的困局,燃气电厂能够做点什么?陈佰成认为,10多年来9E电厂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一直在勒紧腰带,开源节流挖潜降耗,千方百计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但是,企业自我调节对电厂的经营改善措施只能是“杯水车薪”。
“当然,我们也体谅政府降低社会工商业用户电费的压力,会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燃气电厂尤其9E机组对区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不可或缺,现在只能寄希望于政府能够充分考虑电厂的实际经营情况,将调整上网电价的时间推迟到2019年1月1日开始执行;同时,对于经营极为困难的9E机组,在政策上有所倾斜。”陈佰成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