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动力电池产业:弱势企业该找出路了

作者:施芸芸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8-11-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一边,行业龙头效应渐显,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占据着国内大部分的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一边,整车企业纷纷开始选择自建电池厂,逃离“一家独大”供应商的“绑架”;还有一边,日韩电池企业“虎视眈眈”,积极前往补贴退坡已成定局的中国抢夺市场。对于国内竞争力并不强的电池企业来说,“三座大山”的压力越来越重,如果不在洗牌初期积极寻求出路的话,最终极有可能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从目前情况来看,对弱势企业来说,两条出路看起来还算值得探索与实践。其中一条是转型,从车用动力电池行业转至其他行业,例如3C电子产品或储能产业,虽然产品有所不同,但相对而言,生产线或相关设备的改动幅度相对不大,而上述两类市场的发展前景也较为可观,随着储能行业的发展,上升空间不小。

另一条则为投靠大型电池企业或整车企业。由于市场扩张加上集中度提高,一些大型电池企业正面临产能紧缺的难题,收购中小型电池企业不失为一条快速解决难题的捷径,同时还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整车企业掌握动力电池技术和生产的欲望会越来越强烈,合资也好,入股也罢,整车企业将积极开始建立自己专属的动力电池供应体系,一如过去的传统发动机行业。

总而言之,只有提前找出路,并为将来的发展作出清晰的规划,市场竞争力偏弱的电池企业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