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人物观点 返回

人大经院副院长郑新业:能源改革存在“能源不可能三角”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2018-11-2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未来,中国电力市场结构将发生巨大改变,以后将会有独立的调度和交易机构、竞争性的辅助服务市场和竞争开放的售电市场。对此,郑新业认为,当务之急是推进区域市场建设,比如长三角一体化等。

每经记者 徐杰    实习记者 黄鑫磊    每经编辑 陈俊杰    

2018上海能源创新论坛现场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11月22日下午,在2018上海能源创新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能源经济系主任郑新业教授表示:“当前能源改革中存在一个‘能源不可能三角’,任何一种能源都不能做到既供给充足,又价格便宜,还清洁环保。”

郑新业认为,可行的办法是提高部分能源价格,用以帮助企业扩大产能以及投入环保技术。

郑新业称,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中国存在能源强度下降但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环境与碳排放压力大等问题。另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核电、光伏、风电的发电量占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仅10%左右,且近年来一直未能有效提高。

“能源品的可替代性被忽视了。”郑新业说,因为不同能源品的交叉需求弹性、价格、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政府补贴均不同,导致能源品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举例表示,一个小小的充电桩就实现了汽车行业中电力对石油的可替代性。

郑新业还表示,如果考虑到能源消费结构的多样化,不同能源品所需要的管理对策也不尽相同,从而进一步影响能源品的相互替代效应。

在郑新业看来,电力体制改革需要平衡好电网与消费者的关系。他建议,建立非石化能源、电力市场友好型的输配价格体系,同时建立普遍服务基金,将普遍服务义务合理分担至不同地区。

在未来,中国电力市场结构将发生巨大改变,以后将会有独立的调度和交易机构、竞争性的辅助服务市场和竞争开放的售电市场。对此,郑新业认为,当务之急是推进区域市场建设,比如长三角一体化等。

此外,郑新业还从财政改革的角度阐述了能源市场的未来方向。一方面通过降低一般性增值税和增加环境税,淘汰落后产能,扶持新能源行业;另一方面,建立碳市场,促进碳交易,运用市场手段控制碳排放。

分享到:

关键字:能源改革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