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储能将成能效提升的重要手段

作者:董梓童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8-12-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1月29日,2018中国能效管理创新技术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本届论坛以“智能携手绿色发展”为主题,探讨在世界能源结构向低碳化、无碳化转变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储能、电气化等手段,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真正做到安全可靠、绿色可持续。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表示:“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推动能源转型、实现能源变革,必须从两条并行推进的主线入手,一是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努力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二是提高能效,降低能源消耗,尤其是化石能源的消耗。”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20个省(区)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在10%以上,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也在逐步提高。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院长李奇认为,在此背景下,储能作为先进能源技术,拥有广阔应用前景。“借助于能源储存技术,我们可以在最经济的状态下生产能源,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使用能源,供需之间无需实时匹配,从而提高了能效。”

“储能调频项目、通讯基站后备电源利用、方舱式移动储能系统等将成为未来投资热点。”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能存储与转换技术研究室主任李建林说,“针对具体技术,目前电化学储能发展是发展相对较快、成熟的储能技术,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和铅炭电池,已具备商业化拐点。”

李奇指出,要将其大规模推广应用,使其更好地发挥储能技术的优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安全、稳定、高效、可持续等都是储能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点。并且,在储能或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风口的同时,如变流器、断路器、电气智能化等相关设备企业也将迎来市场机遇。

与会嘉宾表示,虽然提升能效的重要性已成为社会共识,但其意义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被埋没在了快速发展浪潮中。“现实推广难度大,成效以及参与者的热情远低于‘发展’这条主线,这就需要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加强系统综合协调与机制创新、管理创新,让其实实在在落地。”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