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受困“准生证”爱驰汽车明年量产交付承压

作者:刘媛媛 来源:中国经营报 发布时间:2018-12-1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2月6日,新势力造车企业爱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驰汽车”)官方宣布,汽车行业资深品牌营销专家蔡建军正式加盟爱驰汽车,担任执行副总裁一职,分管爱驰汽车旗下各品牌市场营销、出行及智慧能源业务。

作为造车新势力之一,爱驰汽车近来备受关注,原因是公司于今年11月29日正式发布了首款量产车——爱驰U5,新车主打中型电动SUV领域,预计明年上市及交付。

据悉,爱驰新车将在江西上饶工厂生产,上饶工厂预计明年1月投产,最大规划年产能30万辆,而要实现批量交付还需要等到明年四季度。不过,2018年被称为造车新势力的“交付元年”,包括蔚来、威马都已经实现了交付,到2019年竞争无疑将变得更为激烈,待明年四季度才能批量交付或将面临不小的压力。

与此同时,迈过了造车第一道坎之后,摆在爱驰汽车面前的还有生产资质这道坎,爱驰汽车曾多次表示不会选择代工。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爱驰汽车已经通过收购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不过,这一消息遭到了爱驰汽车方面的否认,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对于资质这块,目前我们官方没有任何的消息释放,购买资质是大事,一旦尘埃落定我们才会官方公布,暂时还在进行中。”

抢抓最后窗口期?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爱驰汽车团队组建,2017年2月正式注册成立,随后2017年3月,公司上饶基地奠基开工。

从推进速度来看,爱驰汽车不算慢,在成立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就正式推出了首款量产车。据介绍,爱驰U5基于MAS平台架构,应用了“上钢下铝”车身结构,实现轻量化与安全兼得。公司独创的干湿分离“三明治”电池包结构,在有效杜绝冷却液漏入电池包内部的隐患同时,能量密度超过170Wh/kg。

面对传统电动车用户的“续航里程焦虑”,爱驰汽车的“续航电池包”能额外提供大于100公里的续航里程,使爱驰U5的综合工况续航里程超过560公里。

不过,按照官方发布的信息,爱驰U5于11月30日开启了首发限量版的限时预订,而要实现批量交付还需要等到明年四季度。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曾表示,新造车企的窗口期只有2~3年。而早在2014年,游侠、蔚来、乐视等企业就已经加入了造车行列,虽然2018年造车热度依旧不减,但行业内已经开始出现分化。

这其中,蔚来、威马已经实现交付。根据蔚来汽车公布的数据,截止到11月30日,蔚来向用户交付了3089辆ES8,较10月增长96%,总累积交付达8030辆,距离1万辆交付指日可待。

威马汽车则于9月底开始交付,威马方面表示,截至11月上旬,威马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总装下线产量近2000辆,11月日峰值产量近200辆,12月日峰值产量将超过200辆。

另外,传统车企近两年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攻势也很迅猛,北汽新能源、比亚迪、上汽荣威、吉利等都是新能源汽车排行榜上的“常客”。

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认为,汽车行业属于重资产制造业,造车新势力们在资金上面临很大的压力,如果三年内没有交付计划,可能就会被淘汰。而传统车企有供应链、研发以及生产制造等方面的优势,推出新能源汽车的节奏会更紧凑。

因此,在内外夹击下,起步较晚的爱驰汽车能否突围尚存疑问。不过,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付强并不认同新造车企窗口期只有2~3年的观点,他认为,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在未来的几十年,都将保持增长的趋势。

“现在的智能网联车型,以及新能源车型并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各细分市场的需求。例如新能源汽车多半是来自限牌限购环境下的需求。”付强在爱驰U5发布会现场表示,于2019年第四季度批量交付的爱驰U5已选择瞄准主流的A+级SUV消费市场,将与目前该市场最畅销的途观L竞争。

尚未获取生产资质

除了交付问题之外,一直以来,资金和资质“双资”问题也是造车新势力们难以越过的坎。

资金方面,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EO谷峰曾表示,造车所需要的资金实际上比想象的要低许多,“外界宣传的融资规模,其实水分很大。”同时,他强调,爱驰汽车有自己严格的融资规划,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对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效率很有信心。

据了解,目前爱驰汽车累计融资规模达70亿元,新一轮的融资将于明年春节后正式关闭。

资质方面,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只有拿到生产资质才能量产上市销售,但申请一个资质难度大,机会成本高,部分新造车企业为了抢新车上市进度,只能采取代工或收购有资质企业的方式。截至目前,也仅有前途汽车、合众新能源等拥有生产资质。

爱驰汽车曾多次表示不会选择代工,付强在新车发布会上再次提及,为了解决生产资质,爱驰汽车已经在跟原来的存量企业进行合作,从资本层面在构造。

据《财联社》日前报道,谷峰表示,爱驰的生产资质“肯定没问题了”,“我们收购了一个资质”。

不过,当记者向爱驰方面求证时,其相关负责人却表示,这一消息没有得到公司的证实,目前官方没有任何的消息释放,资质问题还在解决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质问题方面,新造车企业的观点分歧较大。众所周知,蔚来将旗下车型交给了江淮代工、新特交于一汽奔腾、小鹏汽车则交由海马代工。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向记者表示,购买一个资质并不是蔚来愿意去做的事,与江淮的合作才是真正的创新,大家可以把精力聚焦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在李斌看来,做重资产不一定是最佳的选择,比起与传统车企合作代工来说并没有显著的优势,还会耗费时间成本。

奇点汽车CEO沈海寅同样认为,汽车是有着高度专业性和技术特征的制造产业,所以,很多新造车企业在生产第一辆车时基本都采用了找主机厂合作代工的模式,这种模式可有效缩短新能源的造车周期,同时也能最高效地将高品质的智能电动汽车带到用户身边。

而威马汽车和游侠汽车方面持有不同观点,沈晖曾多次发表“代工生产不靠谱”的言论,认为这是对客户不负责任的表现。游侠汽车市场总监李炜亦曾表示,相对而言自建工厂和生产的时间本身需要符合客观规律,同时也为了更高的品牌产品一致性和品质保证。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多位业内人士指出,相比于造车新势力自建工厂模式,与传统汽车合作的代工模式更适合造车新势力,因为代工模式的成本较低,制造经验较好,可以节约资源,是新造车企业快速进入市场的一大选择。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