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Sonnen公司希望住宅电池储能系统能够与化石燃料电厂进行竞争

作者:刘伯洵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8-12-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据报道,德国储能系统制造商和能源服务提供商Sonnen公司首席执行官Christoph Ostermann日前表示,根据一项为该公司设备开放电网服务市场的裁决,德国家庭用户的电池储能系统将能够执行与传统发电厂相同的任务。

Sonnen公司首席执行官Christoph Ostermann在会上演讲

Sonnen公司日前宣布,已获得电网运营商TenneT公司进入德国初级控制储备市场的资格预审,而Sonnen公司在德国各地安装了电池储能系统。初级控制储备是一种频率调节形式,可以使电网保持在其最佳50Hz工作频率的可接受范围内。

Sonnen公司正在与虚拟电厂(VPP)行业厂商Tiko公司开展合作,Tiko公司创建了基于区块链软件的智能电网平台。Sonnen公司的电力服务负责人Jean-Baptiste Cornefert在今年年初撰写了一篇介绍该公司与TenneT公司联合实施项目的文章,旨在利用区块链技术平衡德国和荷兰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和需求,可以让家用电池储能系统通过电网进行能源交易。

Sonnen公司首席执行官Christoph Ostermann表示,调频市场服务(PCR)具有很高的进入壁垒,也是获得德国所有电网服务市场资格预审的最具挑战性的过程。初级控制储备是德国主要运行在储备或电网频率调节程序的第一层级,必须在接收到电网信号的几秒钟内激活,使其自身可在电网上使用长达15分钟。资格预审的参与者必须参加每周的投标以提供服务。

Ostermann 说,“我们通过采用由德国各地的家庭储能系统组成的电网来实现这一目标。这种技术在全球各地是前所未有的。这很重要,因为这是一项技术突破。我们的家庭储能系统网络可以完成与传统发电厂相同的任务。这并不是测试项目,而是家庭储能系统的实际应用。”

电网运营商TenneT公司使用聚合的1MW“能源块”对Sonnen公司的储能系统进行了预先评估

潜在的影响

Sonnen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煤炭发电厂和核电厂在稳定电网和发电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家庭电池储能系统不仅可以产生和储存能量,还可以稳定电网运营,实际上可以在各个方面取代传统的发电厂。”

如果德国的每个住宅太阳能用户(目前约有150万)都配备Sonnen公司的电池储能系统,那么装机容量将会达到4.5GW,储能容量达到15GWh。而连接到虚拟电池或虚拟发电厂(VPP)的这种系统可以取代4家大型火力发电厂,相当于欧洲大陆目前用于调频市场服务(PCR)的发电量。

“换句话说,扩大模型的可能性是向清洁和分散的能源结构迈出的一大步。”Ostermann说。

调频市场服务(PCR)市场的参与者必须证明他们能够为1MW能源块的服务提供容量。 Sonnen公司已在欧洲部署了容量为300MWh的储能系统(总共约30,000个储能系统),其中部署在德国境内的数量最多。

为了获得TenneT公司的认证,Sonnen公司必须从聚合电池的虚拟电厂中向电网放电1MW的电力,然后在30秒内立即采用电网的1MW的电力对电池重新充电。

用户侧储能系统的价值

基于各种商业模式的聚合电池和虚拟发电厂正在全球涌现。有些项目已经提供电网服务,但人们认为Sonnen公司是最早将这种技术带入欧洲开放市场的公司之一。

利用家庭电池储能系统的能力超越客户利益、增加电网服务和能源交易,可以显著提高用户侧电池储能系统(BTM)或以客户为中心的储能系统的价值。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未来的重点显然是用户侧储能系统,这是因为可以提供越来越多的电能和灵活性。”Christoph Ostermann说,“让住宅储能系统来稳定电网运营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因为它可以整合更多可再生能源,减少输电线路的建设,这对整体经济是有利的。

此外,住宅用户将会更加积极投资电池储能系统,而将住宅储能系统用于电网稳定的用途在经济上很有意义,因为不需要为电网稳定而在大规模储能系统方面进行额外的投资。我们正在使用这种已经存在的储能资产。”

Ostermann表示,这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而用于调频市场服务(PCR) 只是刚刚开始。尽管如此,即使在德国,在监管方面毫无疑问仍然存在快速部署的障碍。这是因为德国的传统发电厂不用支付电网费用或电网服务税。而作为用户侧储能系统,住宅用户需要承担一系列费用和税费,这意味着传统发电厂仍然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分享到:

关键字:家庭储能系统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