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全球首个"液态储氢"新材料项目一期工程在湖北竣工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湖北日报 发布时间:2019-01-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8年12月29日,宜都氢阳新材料有限公司储氢材料项目一期工程竣工。这是全球首个“液态储氢”新材料项目,攻克了常温常压下储氢的世界性难题,将给氢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汽车改造升级等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

氢能是国际公认的清洁能源,但目前尚未大规模应用,瓶颈在于氢气只能通过高压压缩成液体后,用储气罐运输,易燃易爆,使用不便。中国地质大学特聘教授、湖北氢阳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寒松带领团队,开发出常温常压下液态有机储氢技术,攻克了氢气在常温常压下存储和运输这一世界性难题。

液态储氢技术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氢气融入到一种化合物“储油”中,形成“氢油”,便于储存和运输。在需要时将氢气从氢油中释放出来,即可使用。加氢和脱氢的过程是可逆的。氢油可以露天存放不挥发,遇明火不燃烧。储油可重复使用,类似于电池重复充放电。

该项目于2017年11月落户宜都,总投资30亿元,全部建成后可年产100万吨储氢材料“储油”。项目一期已完成中试,2019年将步入商业化生产阶段,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轮船、轨道运输和离网储能等领域,未来有望形成百亿级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航母。

程寒松说:“氢能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伟大变革。氢能一旦普及,人类将从内燃机时代跨越到燃料电池时代,有效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能源短缺、污染排放等问题。”

早在今年10月,该项目还未竣工,订单便纷纷找上门。宜都储氢材料项目经理钟光明说:“武汉三环、成都客车制造厂等企业,正等着我们的产品进行氢能源汽车量产试验。”

分享到:

关键字:液态储氢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