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返回

“十三五”期间抽水蓄能电站新开工6000万千瓦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01-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总装机600万千瓦,总投资386.87亿元,覆盖华北、东北、华东和西北四个区域……1月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宣布河北抚宁、吉林蛟河、浙江衢江、山东潍坊、新疆哈密5座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开工,预示着将有更多清洁能源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澎湃动力。

近年来,我国抽水蓄能建设大幅提速,加上此次5座新开工的抽水蓄能电站,国家电网抽水蓄能电站在运、在建规模分别达到1923万千瓦、3015万千瓦,使得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跃居世界第一。国家“十三五”能源和电力规划都要求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并明确“十三五”期间新开工抽水蓄能容量6000万千瓦左右,到2020年我国抽水蓄能运行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将有力支撑国家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战略部署,为清洁能源消纳、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

纳生态之水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发展迅速

启停便捷、反应迅速、技术成熟、经济合理,使得抽水蓄能机组成为表现优异的系统备用电源。抽水蓄能可提高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在电力系统中充分发挥“稳定器”“调节器”“平衡器”的作用,改善电力系统运行特性。

根据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电力流向和规模,国家电网将加快特高压骨干网架建设,高质量推进电网发展。在电力系统中配备足够容量的抽水蓄能电站,启停灵活、反应快速,可以有效提升大电网综合防御能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记者从国家电网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包括本次开工建设的5项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该公司已累计开工建设26项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装机容量达3615万千瓦;累计投产5座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610万千瓦。本次开工建设的5座电站总装机600万千瓦,计划全部于2026年竣工投产。

其中,河北抚宁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安装4台30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以500千伏电压接入冀北电网;吉林蛟河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安装4台30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以500千伏电压接入吉林电网;浙江衢江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安装4台30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以500千伏电压接入浙江电网,是国家电网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抽水蓄能领域引进社会资本的重点项目;山东潍坊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安装4台30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以500千伏电压接入山东电网;新疆哈密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安装4台30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以220千伏电压接入新疆电网。

蓄绿色之能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凸显

除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稳定器”作用外,抽水蓄能电站还将带来显著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以河北抚宁等5座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其建设可有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缓解系统调峰调频压力。

记者从国家电网了解到,根据投资估算,建设河北抚宁等5座抽水蓄能电站,可拉动GDP增长超过572.64亿元,增加电工装备制造业产值78.5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14.64万个,将有力拉动经济增长,并将推进抽水蓄能设备国产化与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工程投运后,每年创造利税约6.16亿元,带动旅游业综合发展,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工程投运后,可实现与西部、北部地区新能源发电的联合协调运行,每年促进消纳富余风电、太阳能发电量150亿千瓦时,有效缓解弃风、弃光问题。”国家电网公司抽水蓄能和新能源部副主任吴骏向记者介绍:“抽水蓄能电站能够替代一定容量的煤电机组,提高网内运行机组的整体经济性,明显降低电力系统单位能耗水平。”来自国家电网公司的预测,5座抽水蓄能电站每年可节约原煤消耗107.5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09.49万吨、二氧化硫2.04万吨、氮氧化物0.84万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目前,河北、山东电源结构以火电机组为主,系统调峰手段主要依靠燃煤火电,灵活电源比例偏低。吉林、浙江水电丰枯出力悬殊,在枯水期系统调节能力较为紧张。建设河北抚宁抽蓄等一批具有良好调节性能、经济高效的抽水蓄能电站,可以显著提高系统调节能力,同时,可以满足风电、太阳能发电快速增长所增加的部分调峰需求,为当地大规模发展清洁能源提供有利条件,保障跨区跨省输电通道安全运行。此外,抽水蓄能电站还可以配合浙江、山东核电发展,保障核电稳定运行,提高核电站的运行效益和安全性。

分享到:

关键字:抽水蓄能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