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迎战全面电动化 8家国内车企的战略抉择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电动车 发布时间:2019-02-10 浏览:

2018年,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是注定载入史册的一年。

这一年,全球汽车遭逢寒冬,国内传统燃油车销量出现了三十年来首次负增长,从市场到战略、从产品到技术,“求变育新”成为整个汽车产业的年度话题。

而另一方面,在传统汽车消费市场寒冬的这一隅, 新能源汽车却在凌雪傲霜中茁壮成长,实现了历史新高,不仅给寒冬的汽车市场增添了一抹亮色,更是无比清晰的指明了行业变革的路向。

以电动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能源汽车,在这样一个产业与经济辞旧迎新的时刻,以极其眩目的姿态昭示着一个里程碑意义的时代,全面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融合发展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这是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2019年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演讲的开场词。

事实上,徐和谊的这个判断也是国内主流车企的一致共识,在2019年百人会论坛上,围绕汽车的电动化变革以及未来交通和出行变革图景、下一代汽车关键技术发展等核心议题。包括北汽、比亚迪、东风、上汽、一汽、广汽、蔚来、天际等8家国内车企领袖对于其在全面电动化的战略研判和布局进行了分享。

高工电动车对于这些车企领袖的研判进行梳理分析,以期可以给产业链企业提供一个看待汽车产业变革以及应对市场变化的清晰思路与方法论。

北汽徐和谊:新能源汽车的2.0时代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的判断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进入向高质量发展的2.0时代。

什么是新能源汽车的2.0时代?徐和谊认为,2.0时代重要的特征,就是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的相互融合。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作为汽车革命重要的两极,绿色发展、智能引领、个性驱动,是未来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组成因素。

为顺应汽车新四化的加速融合发展新趋势,在2018年的10月,北汽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五年行动计划,也就是“海豚+”战略,围绕保护、优化、解放、个性、和谐五大进化维度,聚焦智能技术、智能产品、智能生态、智能交通四大战略重点,提出成长为具有国际水平的智能网联科技创新中心与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战略目标。

全面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双轮驱动发展,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

徐和谊介绍,一方面,北汽要继续推进汽车动力变革,持续降低燃油车比重,不断深化电动力对传统燃油动力的替代。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智能化赋能,借助电驱动系统带来的便利,推动底盘、车身全面电动化,以全车丰富的电子元器件实现整车的感知、计算、通讯、控制、执行与交互,让电动为智能提供便利、让智能为电动拓展空间。

基于上述战略,徐和谊提出,北汽集团将在以下三个方面集中发力:一是要推动技术升级,把握全面电动化的核心技术。二是要实现产业升级,构建跨领域产业合作共同体。三是要深化品牌升级,推动中国新能源车敢为天下先。

比亚迪王传福:全面电动化三步走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在此次论坛上表示,国内当前在发展电动车方面的首要任务,是要尽快制定汽车全面电动化的时间表。在2030年,我认为中国实现全面电动化是完全可行的。

在具体实现上,王传福的建议是分领域、分车型进行,实现循序渐进、分步推进。

第一步,公交车和出租车可以最先实现全面电动化。如果以2018年的数据来看,公交车已经完成了电动化,纯电动占比已高达90%。考虑到油电差价的市场推动、出租车又是民生工程、各地希望全面电动化,国内主要城市的出租车预计会在2022年左右实现全面电动化。

第二步,城市物流、环卫、渣土车等卡车全面电动化。除公交、出租之外,下一步是重型卡车。现在电动卡车已经具备替代燃油卡车的技术能力和市场基础,2025年是实现卡车全面电动化的时间点。

第三步,私家车电动化时间点可以设在2030年。按照目前形势,2025年左右电动车不管是从价格、还是续航里程,都可以完全PK掉传统燃油车。同时,随着公共交通和卡车领域电动化推进,带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私家车电动化将会水到渠成。私家车电动化需要“纯电+插混”双管齐下。王传福建议加大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扶持力度,实现燃油向纯电平稳过渡。

蔚来秦力洪:智能电动车是换道先跑的战略机遇

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的判断是,智能电动汽车是可预见的将来一个产品形态大的趋势。在他看来,智能化和电动化在技术上可以互相融合、互相补充,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智能电动汽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换道先跑的战略机遇。

智能电动汽车就是一个全新的赛道,在这上面我们认为应该有先行者,先把事情做起来。问题永远是讨论不完的,技术的研究、问题的讨论、风险的思考永远都不会停下来。对于企业来说,我觉得我们需要做的是勇敢的去践行。在这么一个历史机遇里面,率先出发,抢夺先机。

目前,蔚来是在电机、电控、电池包,整包,智能网关,智能数字座舱和ADAS高级辅助驾驶这六个方面都是能够做到比较完整的研发体系。

另外我们很坚定的投入了方便电动汽车用户使用车场景的智能电动汽车的本地化的基础设施内容和应用场景。

另外,蔚来还为车主构建了一个网络社区,APP注册超过80万用户,日活在20万左右。虽然蔚来是个新品牌,但是我们愿意用一天一天一点一滴的行动来培养智能电动汽车使用的场景和使用的习惯。

天际汽车张海亮:投注固态电池及燃料电池

天际汽车张海亮董事长兼CEO张海亮的判断是,要全速迈入全面电动化时代,还需要提升技术创新的能力,解除性能短板给用户带来的焦虑。

电动汽车的主要短板就是续驶里程和充电的时间,当前以三元锂电为主要动力来源的电动汽车尚不能满足量大面广的远程公交、双班出租、城市物流、长途运输等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在政府补贴逐年下调,甚至取消的现实背景下,在单车价格优势的情况下,针对用户对性能会格外的关注,更加挑剔。

张海亮认为,在政府补贴逐步取消,退出的今天,由市场无形的手去调节产业竞争发展,这是大势所趋。全面电动化时代,政府补贴将由普惠制向择优制转换,未来几年,补齐短板是全球新能源汽车 企业的着力点。

对此,天际汽车的战略选择是,积极研发和推进固态电池、燃料电池迈向商业化,以创新性的布局,解决电动汽车技术短板,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

在乘用车领域,天际汽车将与合作伙伴推出电芯能量密度大幅度提升的产品。同时还将对电芯材料、制造工艺等展开攻关,加大探索固态电池车载应用、模组和pack结构、热管理、电芯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迭代,并持续进行高效率的实车测试。在此基础上,今明两年,我们将进行系统测试评估,推进固态电池的量产。

预计到2021年,我们车辆搭载的固态电池的电芯能量密度可以超过300瓦时每公斤,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220瓦时每公斤。

同时,在商用车领域,天际将基于甲醇重整技术的燃料电池系统。计划将这种燃料电池车改装,用于移动充电、冷链物流等领域。燃料电池车既是充电车本身的动力来源,还可以为其他电动车充电,解决柴油发电出租车不环保以及蓄电池充电硬件成本高等痛点。

为进一步缓解用户里程的焦虑,为需要补电和救援的电动车服务,天际汽车计划将组建相关的运营和服务体系,并逐步拓展服务的链条,为驾驶电动汽车上路的用户提供全场景的无忧服务。

一汽奚国华:危机四伏,危中有机

对于当下所处的汽车市场环境,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奚国华的判断是八个字:危机四伏,危中有机。

危的是,严冬已经来临,淘汰正在加速,竞争发生裂变。而危机中仍然还存在着机会,一是市场空间足够大,二是产业的纵深足够宽,三是消费的后劲足够强。

基于这样的变革转型其,一汽和旗下红旗品牌提出了将变革、速度、成长作为改革发展和战略转型的三大主题。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变革是手段,速度是要求,成长是目标。

在此战略下,一汽进行了三方面的重点工作推进,一是围绕创新驱动,布局研发。构建了“一部四院”的研发体系,形成了“三国五地”的全球研发布局。

二是围绕绿色发展升级技术,打造面向未来的超级绿色智能汽车技术平台。2022年,红旗将推出续驶里程达到600公里的系列电动车,到2025年红旗将陆续推出15款电动车型。三是围绕用户体验赋能品牌。深入洞悉客户需求,完善和提高产品策划能力,以体验化、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赋能红旗产品,加速完成四大系列产品的落地和全新产品平台的布局。

上汽陈志鑫:实施“新四化”战略

上汽作为最早提出和实施“新四化”战略的汽车集团,在其看来,“新四化”正引领一场从汽车产品到服务方式,再到整个生态的移动出行的体验革命。

首先,这是一场出行产品的体验革命。汽车的评价标准正在被新生代用户重新定义,特别是汽车的电动化,通过重新定义电气架构以及软件架构,让汽车也能够实现快速的叠加升级,并让软件成为决定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同时,电动化正在改变汽车的制造,汽车零部件将减少1/3,更容易实现模块化、定制化的生产,为基于C2B的智能制造提供便利。

上汽在推进“新四化”战略的过程中,我们把电动化放在首要的基础位置,并立足自主掌控“三电”核心技术,持续加大投入,加快研发升级,与宁德时代、英飞凌、麦格纳等国内外的合作伙伴开展电视电芯、IGBC、电驱动系统等战略合作,进一步完善新能源产业链的关键布局。

第二,这也是一场出行方式的体验革命,产品和服务的深度融合提出了一站式的服务需求。这种需求的变化加快推动了汽车产品与出行服务的深度融合,也让用户体验成为影响汽车消费的重要因素。

对此,一方面,上汽通过运用智能网联技术为汽车产品提供AI的语音智能辅助驾驶、AI的智能导航等黑科技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出行过程的智能化体验。另一方面,上汽还积极布局 网约车、分时租赁等移动出行服务,努力将用户各种出行场景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多城联动的一站式出行解决方案,让客户用车便捷,出行无忧。

第三,更一场出行生态的体验革命,大数据和云服务构建的数字生态正在加快汽车产业价值链的重构。

对此,上汽加快建设以数据为基础的移动出行大平台,并加快数字化的生态建设,通过形成共性化、模块化的中台能力,为差异化的前台业务进行赋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业务的焦点,正从过去传统的以车为核心的服务,向今后以人为核心的服务进行转移。

东风汽车尤峥:调整战略定位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介绍,应对产业的深刻变革,在制定“十三五”规划之时,东风的战略定位调整为“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汽车产品和服务的卓越企业,大力推动转型发展”,我们的产品布局就是智慧汽车、服务就是智慧出行。

在智慧汽车布局方面,重点推进电动化,加快发展电动汽车,积极布局自动驾驶、网联汽车,规划发展智能座舱等业务。在智慧出行方面,已经开始了出行服务的布局,并将推进数字化创新服务,构建数字化创新平台,打造生态服务圈。

在核心资源的布局方面,布局的“三电”工业化,加快了布局投资近百亿的东风新能源一号园区建成投产,逐步形成80万套的电控系统、20万套的电池系统的制造能力,二号园区正在建设,将形成200万套各类电驱系统和燃料电池动力总成的制造能力,以建设高水平的新能源研发中心。

在新能源技术研发方面,自主研发平台化、模块化的核心总成,实现商乘协同、多元路线覆盖,已经完成全系列整车的控制系统、高集成的纯电驱总成、高效混合动力总成,70—200千瓦的电机,集中式和分布式的电池管理系统、高能量密度电池系统等核心产品的开发。

在产品的布局方面,商乘并举,2025年,规划投放85款新能源车型,这些新能源车型将全面搭载东风在智能网联领域最新的技术研发成果。

构架未来的汽车新生态需要加强战略合作,东风公司已经与广大车企,互联网公司、科技企业、地方政府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广汽吴松:四化是必然趋势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松分析认为,一是电动车大范围普及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必须思考在电控、驱动电机和电池这三大板块是否真正具备核心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是否具备主导权,决定着我们未来中国品牌的走势。

二是电动车必然走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仅仅是改变汽车基础性的第一步,接下来还必须使其与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深度融合,才能释放电动车造福社会的潜能。

三是数据生产和数字化转型。汽车不仅仅是工具,它也是在不停的产生大量的数据。应该看到将来汽车不仅仅是一个移动的工具,更有可能成为移动数据中心。随着5G技术的运用,实现万物互联也有可能。

第四,共享化与移动出行。移动出行的共享化是必由之路。汽车将不再是一个带有极度个人色彩的驾驶工具和家庭资产,它应该是整个社会移动出行服务系统的一部分,是庞大的交通大数据系统下的移动终端。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