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2018年中国正极材料总产值535亿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 发布时间:2019-02-13 浏览: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正极材料总产值535亿元,同比增长22.7%;总出货量为27.5万吨,同比增长28.5%。其中,NCM材料出货量13.68万吨,同比增幅57.06%;LFP材料出货量5.84万吨,同比小幅降低1.2%;LCO出货量同比增长20%;LMO材料出货量同比增长15%。

从占比来看NCM占比最高,2018年达到49.7%,同比2017年提升了9个百分点,三元材料在动力电池、数码电池、小动力电池等领域大比例应用。

2018年中国正极材料市场规模增速与出货量增速相当,主要原因是:1)2018年正极材料上游镍、钴锂等金属价格在2018年上半年维持高位,带动正极材料价格在2018上半年较2017年同比涨幅为15%~20%,在2018年下半年价格才有所回落;

2)国内终端电动汽车与3C数码产品持续增长,特别是电动车,直接带动国内三元材料需求量迅猛增长;

3)2017年开始国外钴酸锂企业逐渐减少生产,国内钴酸锂出口到日韩(含出货给国内的日韩企业,ATL除外)增多。

2018年三元材料在正极材料细分领域中出货量同比增长最快,主要原因有:1)2017~2018年下游三元电池新增产能释放,三元材料采购量加大;2)新版补贴额度与能量密度挂钩,使动力电池向三元电池路线发展的趋势更明显。2018年三元电池装机量比例为56.44%,较2017年提升了12.5个百分点。

磷酸铁锂主要应用终端大巴市场和专用车市场不景气,加至国家对于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鼓励以及乘用车方面被三元替代进一步加剧,2018年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同比下滑,预计未来磷酸铁锂增速主要靠储能、大巴等拉动。

从正极材料竞争格局来看,不同种类的正极材料呈现集中度高的现象。三元材料领域,TOP 5 2018年的出货量占比47.1%,宁波容百、长远锂科、当升科技、振华等企业凭借动力三元材料方面的领先优势排名靠前。在高镍三元方面,龙头企业放量也更明显。

钴酸锂2018年TOP 5的市占比为81%,厦钨、杉杉、巴莫、格林美等企业出货量靠前。钴酸锂需求增速放缓,其企业间的竞争要素体现在品质管理、性能提升、资金实力、上游资源获取能力等,规模较小的企业在钴酸锂环节可打造的竞争力较少。

正极材料对动力电池的性能、成本影响较大,随着电动车补贴政策继续退坡,整车厂降价压力增大,将成本压力传导至动力电池厂商及材料厂商。未来几年,正极材料厂商面临降成本、提高材料利用率、不断进行研发投入、打造有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等压力……未来几年正极材料板块的市场格局、价格走势等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分享到:

关键字:正极材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