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虚拟电厂 返回

用电量缘何出现高速增长

作者:赵紫原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9-02-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公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5%,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2%,均创2012年以来新高;而201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6%,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这是近年来用电量增速首次超过GDP增速。电力与经济密切相关,用电量走势被视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如何看待此次用电量与GDP增速的变化?

据介绍,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电力消费进入减速换挡期。2013—2017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7.5%、3.8%、0.5%、5.0%、6.6%,均低于同期GDP增速。

其中,2015年,受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转型升级以及气温等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创1974年以来新低;2016年,实体经济呈现稳中趋好,电力消费增速明显提高;而2018年我国用电量增速一路走高,近5年来首次高于GDP增速,出现“倒挂”。

为何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跑出了8.5%的高增速?针对这一问题,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于崇德表示,这与我国目前发展阶段以及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有关。

“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指标之一,全社会用电量指标能够客观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其增幅变化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宏观经济的走向。”中电联行业发展部副主任叶春表示,“长期来看,用电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但影响用电量指标的不仅仅只有经济因素。”

有专家认为,不能简单依据短期指标判断经济走势,而应当长期追踪相关指标变化,综合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江涛指出,全社会用电量中包含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018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了1.4个百分点,而这些电力消费并不直接贡献GDP增长。

于崇德也表示:“随着城镇化率和城乡居民电气化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居民取暖煤改电的大力推进,电能替代对于电力消费增长的贡献率很大。全国开展电能替代新增电量约为1550亿千瓦时,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近2.4个百分点。”

此外,李江涛指出,201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总值中的占比为40.65%,但其在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中的占比为69.01%,“也就是说,第二产业增长波动对用电量增速的影响明显高于对GDP的影响。此外,电力消费还受气候气温、电气化水平提升等因素影响。”

分享到:

关键字:用电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