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新能源建设与消纳 返回

增量配电政策落地是关键

作者:梁卫国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2019-02-20 浏览:

改革的实质是利益调整。被称为电力行业深化体制改革核心的增量配电业务改革也是如此。在这项改革中,投资者期望合理收益、政府希望有效监管、用户希望舒心服务、电网希望有益探索、电源希望新增利润。这可从增量配电业务存在着不统一的表述就可以看出。在不同文件中,有的叫“增量配电业务”,有的叫“增量配电网业务”,有的叫“增量配电网”;而关于改革试点项目的简称则更多,有“增量配电项目”“增量配电改革项目”“增量配电试点项目”“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试点项目”等多种。

名称的不统一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改革衍生的新问题比不改革的问题可能还要多。关乎理论层面,比如,为什么要搞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如何区分“增量”与“存量”?如何划分“输电”与“配电”?增量配电业务项目特许经营模式是否会形成新的垄断?如何避免?再比如,配电业务目前的法律规范现状如何?国家出台了哪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政策文件?主要有哪些内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政策趋势如何?关乎实践层面,增量配电业务项目管理的主要流程有哪些?园区管委会是否有权编制增量配电网规划?申请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要求的“配电区域证明材料”指什么?申请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要求的“配电网络和营业网点”证明材料指什么?

问题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意义。该项改革关系到电力行业高效发展、关系到社会投资电力的活力、关系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利益主体的不同诉求加上各种问题交织,使得该项改革呈现出复杂的色彩。这不仅可从2016年以来密集出台的直接相关十多个文件(间接文件40多个)看出端倪,也可由国家发改委于2018年10月8日发出的《关于对部分省增量配电改革试点进展情况进行约谈的函》窥见一斑。该函描述,增量配电试点项目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政府方面的,表现为“一些地方相关责任部门改革推进不力,试点项目进展总体缓慢”;二是来自电网企业的,表现为:“一些电网企业或干预招标,或强烈要求控股,阻碍社会资本进入,在供电区域划分、接入系统等环节设置阻碍,导致部分项目迟迟难以落地”。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两年多来,增量配电改革在探索中前行,且试点单位已达320家,改革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思路和做法。这其中,《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政策研究与实务》一书从法律和政策的角度,结合项目实践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看法,发出了一种独特的声音。

《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政策研究与实务》一书,不仅对增量配电改革中上述问题做了概要回答,还对国家的文件进行了梳理。正如该书作者展曙光所讲,该书重在实务,重点关注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介绍实践中的做法,并试图从政策、法律角度给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

在内容上,《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政策研究与实务》以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的申报、实施为主线,介绍了增量配电业务的概念、试点项目的申报确定程序、试点项目的规划编制、项目业主优选、特许经营、项目核准、项目建设、配电区域划分、业务许可、并网互联、配电价格核定等环节的政策法规及操作要点。对于关注度比较高的项目业主优选、特许经营机制在增量配电业务中的应用、配电区域划分等进行了重点介绍,提供了他们所参与的部分项目实例,如股权架构实例、区域划分方案等。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历经2年多的改革,对于增量配电业务而言,我们现在所处的,可能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面对困难,啃下硬骨头,闯过急流险滩,就能迎来多点突破,就能迎来柳暗花明。希望在这项事关电力发展的巨大变革中,地方和社会各界能找到最大的公约数,也有更多的设计者、探路者、奋斗者!

  《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政策研究与实务》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8年11月出版。

(原文刊载于2018年第12期总第547期(上旬)《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分享到:

关键字:增量配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