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车市惨淡的大环境下,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可谓是寒冬中一抹暖阳,销量首次破百万且同比增长61.7%。2019年,随着政策收紧以及补贴退坡,新能源汽车行业将面临新挑战。
然而,新能源主机厂似乎已经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与春天一起到来的还有他们应对新挑战、完成新目标的策略。其中,新能源主机厂规模化扩张者有之,内调结构者有之,开疆拓土者有之,擦拳涨价者,招兵买马者有之,远渡重洋者有之,等等。
单个的大调整或变革,或不具有代表性;但多家主机厂的大调整或变革叠加在一起,就能释放出一种信号,甚至可以说是该产业在这一年的剪影。
01
规模扩张
这方面的典型主机厂是长城。仅从其今年以来的动作来看,长城正在打破外界对其在新领域“迟钝”印象。
1月29日,长城与河北移动签订合作协议,未来五年双方将在产品、业务、信息化等领域展开合作;
2月20日,长城与泰州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长城汽车泰州项目合作协议,至此,长城汽车在国内第八个整车项目落户泰州。
长城又与平湖市政府签约,计划在国家级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基地型项目。此次落户的基地型项目将形成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5万辆燃油车的生产能力。
三个项目直接显现出长城在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在地域上,由短短两三日便分别于泰州政府、平湖政府签下整车项目,表现出长城对长三角区域的重视。加上其上海的研发中心,长城正尽力深入华东地区。
2018年,长城汽车销量全年累计销售105.3辆,同比下降1.6%。业绩上来看,2018年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为994.69亿元,同比下滑1.68%,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为40.3亿元,同比下降6.18%。
显然,长城汽车在通过加大在新领域、新地域的投入扭转净利润下滑的状况。
02
合作共赢
此外,我们发现与相对有优势的企业缔结合作关系,互惠共赢,几乎是主机厂在开年以来的“惯用打法”。
中外合作方面:戴姆勒与吉利正就电动车领域合作相关事宜展开讨论。未来电动版smart有可能在中国生产和开发。
传统车企与新势力方面:云度新能源与一汽轿车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为目的,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展开研发、生产、销售的全方位合作;宝马和戴姆勒正在合作,将投资10亿美元用于创造全电动按需出行自动驾驶汽车服务。
而与科技公司合作方面:小康股份与华为举行签约仪式,计划将围绕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合作,包括工业互联网、ICT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等方面,为小康集团打造智能电动汽车提供助力。就在不久前小康集团还与阿里巴巴牵手汽车智能领域合作。
在技术层面,中国一汽与中国中车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大在新能源汽车等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和共建,并在产品项目、智能网联和移动出行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
此外,大众汽车与滴滴出行在中国建立的合资公司已经落户上海嘉定。电动皮卡车创业公司Rivian正与通用、亚马逊洽谈投资合作协议。
03
架构焕新
刚获得股东增资的腾势,2019年将面临运营方面的巨大变局。腾势电动汽车销售或将转移到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奔驰公司),由原来Smart营销团队负责。
成立9年的腾势一直以一款车打天下。据乘联会的统计,自2014年底开卖以来,截至2018年12月,腾势的总销量只有11994辆。腾势将转到奔驰销售公司销售,应该是对以往销量成绩不佳的直接应对方式之一。
与此同行,吉利汽车集团进行营销体系架构调整,旗下品牌已被划分为五大子品牌,分别为吉利汽车、领克汽车、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以及即将发布的吉利新能源品牌。吉利新能源品牌成为吉利汽车集团旗下独立的子品牌。
在造车新势力中,新特汽车进行了全新的组织架构升级,其中原研究院进行更名并分设第一院和第二院,新增出行中心、产品规划中心、质量中心等等部门。此次调整还新增了出行中心,主要负责出行的相关业务,而出行中心则由最新任命的副总裁陶亚东直接管理。
04
远渡求生
国内有很多汽车制造商已宣布过向美国出口汽车的计划,但至今还没有一家成功打入美国利润丰厚的零售市场。康迪科技或将会是第一家。2月20日,康迪科技宣布,该公司旗下两款电动车型已获美国进口及登记许可。
据悉,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STA)已批准康迪科技向美国出口其EX3和K22车型。
为了方便进入美国市场,康迪科技在2018年6月收购了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的经销商SportsmanCountry。康迪今年已为出口预留了2000至5000辆的生产能力。
无独有偶,众泰在1月份成功与19家美国经销商门店进行了签约,在美国各大品牌门店中开辟空间销售众泰旗下的车型。此次众泰准备进军美国市场,同时还聘请了美国的两位资深销售人士,分别为JanThompson和SusanBlandNorton,前者两次入选北美汽车行业100位女高管;后者则是曾在马自达和起亚任职,是汽车营销和传播公司ES的客户总监。
05
涨价“自救”
尽管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尚未出台,但随着新能源补贴大幅退坡的声音,不少企业的价格也在生变。
2月2日,小鹏汽车宣布小鹏G3即日起正式涨价,相比刚上市时的售价,三个版本车型分别涨价2万、2.8万和3.4万元。
随后,蔚来汽车也表示,消费者在2月购买蔚来ES8,并在国家补贴政策发布前提车并上正式牌照,可按2018年标准享受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也就是价格不变。其余购买蔚来ES8将全部涨价,但涨幅并未公布。
威马公布了一份关于价格的特别说明,将报价日期延长到3月31日,但在报价期间内,消费者需承担1万元补贴退坡差额,超出1万元的部分由威马负责承担。新特汽车首款车型DEV1售价上调了5000~6000元。
而传统车企也在观望中酝酿涨价。“各厂家普遍都是将去年的补贴延续到了今年1月,”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补贴大幅退坡,车辆涨价不可避免。”
06
新车“密集上市”
据统计,将在2019年上市的新能源车型达40款,其中33款纯电动汽车、6款插电混动、1款增程式。
其中,东风启辰会有3款新车上市。搭载的新技术包括薄片型高效能三元锂离子电池组以及快速充电等。2018年东风启辰累计销量达到134,381辆。2019年是东风启辰的目标是“冲破15万辆,挑战18万辆”年度目标。
同时,北汽新能源2019年新产品规划多达5款新车,包括EX3、EC5、EU5R600和新款LITE;吉利汽车集团将在市场布局7款新能源产品,包含领克品牌三款。
合众新能源的哪吒N01今年将冲击3-4万辆的销量目标。此外,合众新能源车将在今年4月开幕的上海车展中发布全新概念车EPX、哪吒N05以及升级版哪吒N01。此前已经亮相过的概念版哪吒N03也将同步展出,该车定位一款纯电跨界SUV,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9年期间上市的新车型看,具有三方面特点:续航里程普遍提高,比亚迪、北汽、长安等新车型的续航里程超400km,其中比亚迪唐EV600综合工况续航甚至达到了500km;
其次,相对2018年,2019年绝大部分合资品牌都开始推出自己的新能源车型来抢占市场;三是传统燃油市场中的畅销车型纷纷推出相应的新能源版本,诸如朗逸、逸动、卡罗拉等车型均在2019年上市新能源版本。
2019年必将是新能源市场的产品大年,同时也是竞争强度急剧上升的一年。
07
高管“换血”
在人事聘用方面,比亚迪挖来两位重量级的设计师,一位是法拉利前外饰设计总监JuanMaLópez(欢马•洛佩慈),出任比亚迪首席外饰总监。另一位是奔驰前内饰设计总监MicheleJauch-Paganetti(米歇尔•加帕内蒂),出任比亚迪首席内饰总监。
在郑刚由于个人原因离开北汽新能源,马仿列接棒郑刚出任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前日产-雷诺联盟全球新能源总监矢岛和男担任观致CEO(总裁),同时宝能汽车常务副总裁李峰先生不再兼任观致汽车总裁。
大众也重新调整了其旗下核心品牌管理层职责,其中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将监督集团大规模生产电动汽车的战略实施。
另外,精益生产领域的顶级专家宫下善次近日正式加盟小鹏汽车,出任生产质量高级总监;资深汽车营销人李鹏程也加盟小鹏汽车出任品牌公关总经理,直接向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汇报。
除了在产品规模生产和交付领域加强投入以外,2019年小鹏汽车在战略方向的研发和创新上持续大力投入,年内再吸纳5000人(小鹏汽车目前员工数量约为3000人左右)。
车企高管人事流动对于整个汽车产业来说,本是一件平常事儿,对于部分车企也能起到推动作用。
08
技术突破
此外在竞争方式中,走技术路线的也有代表性企业。2月18日,爱驰汽车宣布与丹麦甲醇燃料电池系统开发商BlueWorldTechnologies公司建立战略技术合作,双方将在高温甲醇燃料电池领域合作,并在电动车增程技术与清洁能源应用方面进行探索。
保时捷在超级充电领域的研究走在前列,其对外宣称的800V超级充电桩,已经在Taycan车型得到应用,15分钟就可以充满80%的电,或将在今年有望实现。
今年有望实现的新能源技术突破有:固态锂电池将成为动力电池突破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有企业陆续推出低钴含量和高能量密度的811三元电池;硅碳负极材料正在突破技术瓶颈,都将进一步提升锂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
此外,电控的核心元件IGBT的取代材料也正在研究,这方面的进展亦或有所突破。在充电方面,直流大功率充电、即插即充和有序充电,或有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