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经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确认,普星聚能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普星聚能”)决定重点支持2019年第九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 (大会简称“CIES2019”),本次大会主题为“探讨储能商业化之路,服务全球综合能源市场”,将于4月24-26日在杭州洲际酒店隆重召开。
普星聚能隶属于中国著名企业万向集团,是万向集团旗下的清洁能源投资和运营管理公司。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35亿元人民币,总资产近百亿元,注册地址位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陆家嘴西路99号。
公司成立以来,以“提供高效清洁能源和服务,建设人类美好健康生活”为愿景,布局电网储能、天然气发电、风力发电、分布式能源、售电及综合能源运营管理。普星聚能旗下有香港上市公司琥珀能源有限公司(HK:00090),衢州普星热电有限公司和浙江东海德迦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等子公司,拥有近1GW发电规模,在国内火电联合调频储能市场实现储能电池系统商业投运近50MW。
为客户提供交钥匙工程
电网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普星聚能秉承万向123电池优秀品质,致力于提供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的电网储能解决方案,是NEC能源解决方案事业部在大中华区市场的共同拥有者和创新者。
普星聚能以行业领先的智能电网储能系统为基础,持续开展技术和市场的积累与创新,确立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优势,成为大中华区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的优质供应商和服务商,满足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能源互联网、工商业用户和居民等清洁高效智慧储能的需求。
普星聚能的电网储能业务,是与全球顶级的储能系统集成商NEC能源解决方案事业部进行合资合作,为大中华区市场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的电网储能系统和解决方案及长期的服务。
公司的电网级储能系统商标名称是GSS®。GSS®主要由锂离子电池集装箱系统GBS®、功率转换系统PCS和控制系统AEROS®三个部组成。该系统集成化程度高,采用模块化设计,与电网兼容性好,经过可靠性工程设计、制造和认证,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在项目建设上为客户提供交钥匙工程。
引领全球的储能电池系统
GBS®储能电池系统,是GS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高功率型、功率能量平衡型和能量型,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提供不同的储能电池系统。从现场安装形式看,有标准集装箱型GBS®储能电池系统,也可根据客户的具体条件,进行定制。其中,标准集装型主要有20英尺、40英尺和53英尺三种规格。
GSS®电网储能系统区别性的优势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储能电池不是动力电池,也不用电力电池来做电网储能系统的应用,而是专为储能应用而设计的电池。第二,电芯在组装成模组的时候有特殊的设计,在热管理性能和电池管理上,具有专有知识产权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第三,从电池模组集成到电池机柜中,应用了多种可靠性工程学设计方法、制造工艺及检测标准。第四,均衡电池管理及算法控制,这是合作方NEC的专利产品。第五,储能系统的自身具有黑启动功能。第六,各个集成模块化都通过了国际认证,电池、模组到机柜,再到分区模块以及整个储能系统都通过了国际上第三方的权威认证。最后,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个性的解决方案。
GSS®电网储能系统是全球范围内最早付诸商业应用的兆瓦级系统,在美国、德国、英国和南美以及中国等众多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应用,全球总装机容量规模800MW,部分项目实现稳定运行近10年。主要应用在电网调频、可再生能源并网、电网调峰、微电网等领域。
去年以来,在中国市场,GSS®应用于火电厂联合储能调频,对电网AGC响应进行商业化电力调频辅助服务。截止目前,在中国燃煤火电厂,GBS® 的装机容量近50MW,实现商业运营项目5个,性能优异,运行可靠,为火电联合调频运营商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收益。
用最好的产品服务市场
为进一步探讨储能技术在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以及资源再利用全生命周期的研究与布局,推动并完善储能价值的市场价格机制建设,推进先进大容量储能系统技术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的规模化应用,有力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决定联合国内外70余家相关机构共同主办“第九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储能网联合承办。
普星聚能总裁魏均勇先生表示,一年一届的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受到了国内外厂商、业主和科研机构的高度关注,是行业中影响力最大、权威性最高的会议。普星聚能作为行业中的一份子,愿携手业界同仁一起,为持续推动和引领储能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同时,致力于为储能行业提供最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据了解,本次大会将设置13个专场论坛,分别为:国际储能市场与政策、中国储能与电力体制改革政策解读、储能电站与技术应用、储能成本与投融资、储能安全与标准体系、储能电池与梯次利用、分布式光伏与储能、通信储能、氢储能与燃料电池、能源互联网与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服务、电动汽车与电网互联。期间,还将权威发布《2019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
据大会组委会负责人介绍,为期三天的会议,将邀请中国、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西班牙、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120余位行业专家、1500余位代表出席本次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