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人物观点 返回

张建民:工业园区综合能源运营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9-03-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9年3月16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与全国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组、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四家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储能技术与综合能源服务高层研讨会”在福建厦门宸洲洲际酒店召开,来自电力公司、电科院、设计院、系统集成商、地方经信委、投资机构等2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旨在推动储能与综合能源系统多环节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持续提升客户需求响应能力与业务整体盈利能力。

 

会议期间,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市场策划部主任张建民分享了主旨报告《工业园区综合能源运营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下为报告原文:

张建民: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中午好!前面大家听了很多储能相关的内容,我介绍一下站在客户角度,站在用户角度来说,我们如何来做能源服务,或者从储能相关的技术和探索。报告里主要分五块内容,就是综合能源服务在园区中的价值和定位。

综合能源,可能这个名词大家一直能听到,各个省市已经成立了综合能源服务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以后的主要站场在哪里?肯定在园区,工业园区或者其他的一些相关的政治园区,用能量主要在这块,园区的综合能源服务将整个生产的输配和消耗纳入一个系统中,从全系统、全流程或者全应用周期提高综合效率和经济性,而且要显著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量。现在我们国家提倡绿水园区,希望园区创造低炭园区。在园区里面可能服务种类多样化,能源供应种类也多样化,特别是分布式能源也会多样化,这样的话我们储能技术在这里面会有高效利用或者有效利用。

前面听到很多新技术,锂电池一些技术,现在新技术出来改变我们的消费模式,一些新概念产生,可能也产生了我们的服务,我们要为用户主要的价值导向,他要得到价值我们的服务才有价值。综合能源服务在园区这面里面,要实现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何利用起来。第二园区的综合能源服务基础配套设施,或者说综合能源管网,或者能源供应站建立起来以后,具有明显的公共事业特征。另外要通过政策服务为用户和管委会创造价值。

综合能源服务里面,特别园区里面,具有自然的垄断性和特殊性,第二个综合能源在园区里面,如果要投资能源供应站和管网更多是重资产投资,可能回报周期相对来说比较长,但是现金流是比较稳定。第三个用户,我们的管网建立起来以后,可能用户有天然的联系。第四,园区综合能源服务来说,天然气、水、电都是垄断的,园区的综合能源服务整体的投资区块比较多,现在是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化程度不是很熟。今天参加会议的单位,也是一些单位,也是我们一些厂家的单位,实际我们在多园区、园区的服务还有很多的山区等着大家去开发。

园区现在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第二个来说园区综合服务的商业模式各个地方可能会不同,因为刚起步阶段,每个地方政策不一样,每个园区可能会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指导下取得成功。对于我们国网综合能源公司我们也会同发改委、经信委一起,引导他们出台一些政策,改善园区的一些综合能源投资。

在园区我们有这些用户,原来提供服务的话,有规划咨询这些,能源托管或者·新能源供给,通过用户和产业链来说,我们把园区的综合服务版块分三个版块,第一个板块就是重资产版块,也就是投资类版块,主要是多能联动能源站投资。第二个是可再生能源,光伏、工地或者生物发电投资等等。第三个能源电力设施或者其他管道的投资,这主要是重资产投资。

第二个增值服务版块,就是轻资产,上来以后我们怎么做规划,做咨询,现在大家讲得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绿水园区,如何打造绿水园区,这是我们给他们做第三方的评价。第二个可能也会智慧用人的服务,或者叫智慧电务,为园区提供在线的运营、控制之类的。第三个会有能源托管服务,现在一些管委会希望你一揽子解决水电气,能源打包托管服务,这样以便于他的招商,以便于他的管理。

前面专家谈的比较多的衍生服务,包括我们园区建设里面,给提高一些能源金融服务之类的,他们如果要设备,通过我们的融资方式给他做,包括后面当事人交易这些,以后的能源配额制,这也是以后一些商业机会。另外是分布式交易平台,特别是光伏供电,接下来一些交易模式可能都会相应的出台,如何来去寻找一些商计。第三是综合服务管控平台,现在互联网的建设化,包括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化,我们需要把一些平台做整合。

在园区综合能源服务里面,第一要有云服务平(综合能源运营中心)。第二个做用户能源托管项目,第三个投资清洁能源开发项目,第四延伸服务或者辅助服务的项目,打包交易的平台,或者开展一些交易。

园区的商业模式,这块我们也是根据一些用户和管委会要求,我们进行一些探索。有三个模式,第一个模式,由我们综合能源服务公司,我们的供应商大家在园区成立一个合资公司,由这个合资公司,运营公司对所有的园区用户提供冷热电的服务,能源的服务,包括他的投资建设、运营都是这家公司来做。这样的好处大家利益是绑定的,利益共享,按照投资,按照建设,你出这些成本,进行一些利益相关方成立的投资为公司去做一些园区投资项目,以后运营也是按照投资额公司为园区的用户进行服务。

通过整体运营化,我们可以给园区的一些用户提供一些电价的优惠,冷热电的优惠。另外以后电量交易上来之后是不是还可以打包交易,还有路灯的广告,通过5G的接入是不是可以产生一些收益,这些都可能有机会。

第二个部分BLT模式,投资建设也是各个企业投资建设成立这家公司,一部分可能有园区的能源中心运营,另外像电、气,如果有专业的运营公司运营,我们投资以后租赁给他们,由他们进行运营。现在一些企业或者供应商来说,如果是储能这块也有运营的机会,委托企业或者供应商运营,给用户提供一些服务。

整体的BLT模式,我们的想法是园区综合能源管理中心主要是投资和建设,运营有相应的运营公司为园区用户提供服务,整体的去运营。这个好处是经营风险相对来说比较少,因为有专业的公司运营,可能人力、物力储备上更有好处。前面这块,综合能源中心更多是投资和建设,更有侧重点。

这三个模式来说,我们觉得可以根据不同的园区,不同的管委会和我们相关方来说,可能有不同的需求以后合理配置这些。第一种以后利润增长空间比较大,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机会多一点,整体经营风险相对少一点。

在园区综合能源服务这块,我们要更多依靠信息化手段,在园区他们的一些需求也希望能够建设一套智慧能源的管控系统,要有感知层,感知层可能对前面的终端设备进行一些检测,有信息层,现在园区来讲希望对三维系统进行一个结合,这样可以对所有的能源供应进行一些检测和控制。

经营性风险,园区这块,虽然感到非常热,但是现在来说还会有一些经营性风险。第一个来说,负荷预测偏差风险,因为管委会希望你的建设整体一次性上来,但实际上来说里面引进的企业,并不是像管委会开始预测的那么准,所以要优化软件,改善能源系统低负荷运营方式增加我们的盈利点。第二个成立合资公司以后,可能要签订一些保底性合约,另外我们引进的一些设备或者工程也会存在一定的东西。

园区管委会里面也有一些产权风险,现在园区有些企业房是自建的,有些是管委会建的,有些是租赁,这也会存在风险。还有政策法规的风险,电价下降或者气价上升,可能会有一些政策的风险。

下面介绍一下国网浙江综合能源公司在浙江的尝试,这块主要想解决客户的痛点或者管委会的痛点,或者企业痛点主要在哪里?第一个能源双控的问题,政府的需求就是能源双控,他希望GDP上升,但是希望能源消耗下降。对于园区来说,如果没有控制的话引进企业就非常难,没有能源消耗量给他。第一个我们要实现能源双控,通过平台要大力开发一些分布式能源,所以现在管委会希望大家投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清洁能源的开发,提高一次的利用率。

第二个来说他希望我们的环境比较优美,特别配网的项目能够改善园区的电力供应,提高稳定性。第三个解决的,利用物联网建立完善的综合能源管控平台,实现园区的源、网、荷、储的全面检测,优化运行效率。

我们主要做的能源规划,主要是调研一下我们的园区类需求,包括冷热负荷预测、电力负荷预测和蒸汽的负荷预测,园区规划以后有三个区块,有不同的内容。一期的项目方案主要是建设一个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开发,第二个能源管网的建设,第三个交直流配电网的建设,第四储能充电站,智慧路灯,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我们在能源规划里面也考虑了一些商业模式,主要是盈利点分析,我们如果成立合资以后盈利点在哪里,风险在哪里进行一下分析。包括经营风险和效益经营的一些评价。

这个项目在一期投资1.8亿,同储能相关的也是有一些项目,我们一个是铅酸电池储能,包括充电桩,还有柔直转化器和智能终端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建设。

这个一期项目建设,如果按照项目注册资金20%来算,我们项目资金收益是12%,如果按照项目资金全额,收益率比较低,在6%多,所以园区综合服务项目对于整体项目来说收益率不是很高,但实际上收益性会比较稳定。这像我们以前开发小组定,它的周期会非常长,要马上进行回报就没这么快,因为大家都盯着这个蛋糕,这个收益率来说可能并不是很高。

我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本文内容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演讲人本人审核)

分享到:

关键字:综合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