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2019年3月16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与全国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组、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四家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储能技术与综合能源服务高层研讨会”在福建厦门宸洲洲际酒店召开,来自电力公司、电科院、设计院、系统集成商、地方经信委、投资机构等2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旨在推动储能与综合能源系统多环节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持续提升客户需求响应能力与业务整体盈利能力。
会议期间,平高集团储能有限公司仝晓武分享了主旨报告《国内电力储能技术发展》,以下为报告原文:
仝晓武:平高现在刚部署电力储能领域,比较晚,但是后续还有好多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工作要做。我根据个人了解和所理解的给大家做一个分享和交流。
国内电力储能技术发展趋势,主要从八方面,国内电力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电力储能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从发输配用各个环节,以及储能对电网公司的影响各种发展的方向这几个方面跟大家交流分享一下。
我国电力系统的现状,现在发、输、配、用这四个环节,电源侧就是火力发电、水利发电和新能源发电,担当主体是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投资集团。输电侧,系统内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西电东输国家规划,这个担当主体:国家电网及各省电力公司。配电侧,省级区域电力网络,地市级、县区域电力网络,担当主体各省及地市电力公司,用户侧:大工业用户,工商业用户以及工业园区用户,担当主体:独立法人及用户。
我国现在电力系统存在的问题,电源侧,系统装机容量难以满足峰值负荷的需求,输电侧,现有电网在输电能力方面落后于用户的需求,复杂大电网受到扰动后的安全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配电侧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侧电力企业市场化促进用户侧需要能量管理技术的支持。政策,环境保护和政府政策因素对电力系统发展的影响。
在电网中的应用,储能技术是构建智能电网及实现目标(优质、自愈、安全、清洁、经济、互动)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尤其是大规模储能技术具备的诸多特性得以在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发、输、配、用四大环节得到广泛的应用。支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电网的运行。提高多元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为多元能源系统能量管理和路径优化提供支持。提高能源交易的自由度。现在各个省出台政策就是储能可以参与地方的辅助服务。
电源侧储能技术的应用,电源侧从国内区域分西北、东北地区是太阳能风力发电,华中地区最多是火力发电,华东更多是水利发电。电源侧应用储能的目的,在于不可控的、波动的且难以完全预测的能源转化为一个可控和可预测的能源。调峰-电网友好性,调频-电网精准性,出力平滑-电网稳定性,输电效率-电网经济性。与应用在电网侧相比,电源侧应用储能是完全不同的角色,要求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但是对于孤立的或者区域有限的电网,海南省这些都是独立电网,选择在电源侧与储能联合布置,与大型强互联电网相比,通过区域功率交换、常规备用容量以及需求侧管理来平衡这种电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电网侧储能技术的应用,是电网侧配置储能灵活性高,计划性强,起到一个中枢调节的作用,具备统筹协调能量供求,在时间、空间、强度和形态上的不匹配性,使得电力实时平衡的“刚性”电力系统变得更加“柔性”,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灵活性。主要是削峰填谷,功率支撑、延缓改造、社会效益。
配网侧储能技术的应用。一是配网末端,从能量守恒来说,发的电不管是火力、水利,无非就是通过输电要配出去,现在国内每年花大量的资金进行配网改造,一是跟经济有关,二是配网的利用率比较低。一个就是电网合格率低,第二个供电不可靠,第三运行损耗过高,第四自然条件差。
配网侧储能技术的应用,城市配电网典型的受电网络,地区电源结构特殊,高峰负荷快速增长,负荷峰谷差日益增大,负荷季度性变化大,配网改造频繁,同时受城市地区地理条件限制,配电网供电压力紧张。咱们在外面开会,家里面用电就会比较小。负荷峰谷差大,设备利用率低,造成配网改造频繁。
配网侧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利用储能技术的灵活性,这个是电网,电源侧是更大的灵活性,电网侧是灵活性比较高,配网电流比较小,管的末端,配网属于末端,可以利用储能技术灵活性来削峰填谷,缓解配电网供电压力,同时可以采用多层立体设计和移动装置结构,节省占地,从而更适用于城市配电网中,更多适用于华东和沿海地区比较发达的城市,受地理空间限制。可移动装置就是可以解决一年中或者局部地区出现巅峰负荷(音译),但是整年的电网运行效率偏低,可以采用移动装置。这个移动装置可以拉到一个地方不用,我在车上拉到一个地方,偏远地区自动把自身给支撑起来,然后板车开走,落下就可以了。
用户侧的储能技术应用,主要就是削峰填谷,对接企业来说,可能说超容,延缓扩容,改善质量。储能对电网公司经营的影响,电源侧,储能对公司经营没有直接影响,主要在发电企业和储能运营商之间平衡,新能源场站投资建设储能的目的是增加发电量收益,减少考核费用。常规发电企业配置储能目的是增加辅助服务的收益,而辅助服务费用仅在发电企业之间实现平衡,收益来源均与电网企业没有直接关系。
电网侧储能对公司经营发展影响,应保障电网运行安全与供电可靠性的储能项目,其相关成本若不能纳入电网有效资产,通过输配电价进行疏导,将导致公司利益受损。利用峰谷差套利的储能项目也将影响公司收入,通过辅助服务市场等市场机制盈利,对公司的经营没有直接的影响。若考虑以两部制电价扶持部分储能项目持续运营,则存在由电网企业垫付容量电费的风险。
国内电力电网发展目标,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城市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高越来越高,城市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与用户的需求,也是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目标,这个不管从发、输、配就是供电可能性,供电质量,这是最终的目标,电网公司的发展的目标。目前供电可靠性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三个,第一低可靠性水平阶段,可靠性在99%以下,一年平均停电大概87.6小时以上。迅速发展阶段,99%以上,一年停电87.6以下。第三高可靠性水平阶段,现在国内基本处于第二个阶段,99.9%,这是第二个阶段。一般发达国家都属于高可靠性的水平阶段。
从电力储能在发电侧、输电侧、配电侧各个领域的灵活性来说,我理解的从源头抓起,在电源侧,可能会电源储能运用40%,从电源侧、输电侧、配电侧和用户侧,从源头抓起,配储能,一级一级的把控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才能达到用户侧,提高设备利用效率,这是用用电效率和运行质量。
谢谢大家!
(本文内容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演讲人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