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易事特决定重点支持第九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

作者:博乐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9-03-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经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确认,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事特”)决定重点支持2019年第九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 (大会简称“CIES2019”),本次大会主题为“探讨储能商业化之路,服务全球综合能源市场”,将于4月24-26日在杭州洲际酒店隆重召开。

易事特(股票代码:300376)创立于1989年,注册资本23.29亿元,是电力电子技术及能效管理专家,是全球智慧城市和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卓越供应商。总部坐落于东莞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在深圳、南京、合肥、昆山设有研发制造基地,拥有全资或控股子公司80多家,在全球设有268个服务网点,营销及服务网络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易事特创立30年来,已发展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是全球新能源500强企业(名列全球新能源企业竞争力百强榜第18位),2018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目前,公司产品包括:UPS、高压直流电源、逆变器、充电桩、储能设备、精密空调、智能配电等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围绕智慧城市&大数据、智慧能源(含储能系统、微电网、充电桩、云计算、逆变器)及轨道交通(含监控、通信、供电)等战略新兴产业,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IDC数据中心、量子通信云计算系统、光储充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轨道交通智能供电系统等全方位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电力电子技术及能效管理专家、全球智慧城市和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卓越供应商。同时,公司为广大客户提供生产智能化、信息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销售和服务。

易事特基于掌握的储能核心技术及关键产品,针对源、网、荷不同场景需求,易事特开发出应用于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和光储充一体化多能互补的典型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易事特储能电站采用集装箱式一体化设计,EMS智能管控,集成动环监控及自动消防系统,具有系统能量密度高、占地面积小、便捷安装、无人值守等特点。在用户侧,先后交付了江苏、浙江、广东、甘肃、河南、山东等超过200MWh储能项目。

去年12月,中标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集装箱式储能成套装置采购项目。在此之前,易事特储能产品曾服务于浙江电力、河南电力、福建电力、甘肃电力等多个项目,经受了严格的考验并赢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可。

今年1月,易事特储能成功入围国家能源局批复的首个电池储能试验示范项目——甘肃720MWh储能电站,成为储能变流器核心供应商。此次中标,为易事特打入西北“战场”提供了典型示范案例,也为接下来在西北储能市场的“攻城拔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月,易事特在东莞市松山湖国家高新区的首座“光储充”电站正式投入运行,19台充电桩列队迎宾,交流慢充、直流快充,满足多种充电需求。另外,加上一套500KW/500KWh储能系统,组成了一整套“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解决动力电池退役问题,将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变废为宝”,同时发挥储能削峰填谷功能,峰谷套利,提升充电站收益。

3月份,易事特先后中标广州发展白云物流500kW/1MWh储能系统集成工程和东莞供电局储能项目,为2019年业绩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探讨储能技术在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以及资源再利用全生命周期的研究与布局,推动并完善储能价值的市场价格机制建设,推进先进大容量储能系统技术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的规模化应用,有力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决定联合国内外70余家相关机构共同主办“第九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储能网联合承办。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作为行业性组织,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推广先进技术成果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分会旗下的中国储能网,实时报道储能政策、国内外先进技术、行业资讯等。有用有益于我们的工作。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参加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据了解,本次大会将设置13个专场论坛,分别为:国际储能市场与政策、中国储能与电力体制改革政策解读、储能电站与技术应用、储能成本与投融资、储能安全与标准体系、储能电池与梯次利用、分布式光伏与储能、通信储能、氢储能与燃料电池、能源互联网与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服务、电动汽车与电网互联。期间,还将权威发布《2019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

据大会组委会负责人介绍,为期三天的会议,将邀请中国、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西班牙、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120余位行业专家、1500余位代表出席本次大会。

分享到:

关键字:易事特 中国国际储能大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