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潍柴动力2018营收超1500亿 披露与巴拉德合作最新进展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 发布时间:2019-03-28 浏览:

作为在燃料电池领域“纵横捭阖”的内燃机巨头企业,潍柴动力2018年业绩表现如何?

3月25日晚,潍柴动力发布2018年度报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592.56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同期增长 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86.58 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同期提高 27.2%。

(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氢燃料电池” ID:weixin-gg-fcev 作者:万萍萍)

资料显示,潍柴动力构筑起了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箱、车桥)、整车整机、智能物流等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全系列发动机、重型汽车、轻微型车、工程机械、液压产品、汽车电子及零部件等,其中,发动机产品远销全球 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和服务于全球卡车、客车、工程机械、农业装备、船舶、电力等市场。

“潍柴动力发动机”、“法士特变速器”、“汉德车桥”、“陕汽重卡”、“林德液压”等品牌,在国内均处于市场领先和主导地位,深得客户信赖,形成了品牌集群效应。

潍柴动力透露,报告期内,受国内物流运输的高速发展、国家基建投资拉动,以及排放标准升级、蓝天保卫战等多重利好因素影响,重卡市场保持高位运行,累计实现销售114.8万辆,同比增长2.8%;共销售重卡发动机36.3万台,同比基本持平,市场占有率31.6%,继续在行业内保持领先优势;控股子公司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全年共销售重型卡车15.3万辆,同比增长2.7%,市场占有率13.3%,位居国内重卡企业第一梯队;

本公司控股子公司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全年共销售变速器90.9万台,同比增长 8.9%。其中,重卡用变速箱销售86.9万台,市场占有率约75.7%,继续保持行业绝对领先地位;本公司海外控股子公司 KION Group AG全年销售收入80亿欧元,同比增长 5.2%。

虽然潍柴动力2018年的业绩依然来源于传统核心业务,但在其年度报告中着重提到“整合新能源优质资源,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牵头承担国家燃料电池产业化重大专项,并先后与英国锡里斯动力控股有限公司 (Ceres Power Holdings plc.)、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有限公司(Ballard Power Systems Inc.)开展战略合作,不断推动新能源产业化落地;成立新科技研究院、智能科技公司,整合新能源、电控、智能驾驶等资源,搭建新业务全新平台和生态。

高工氢电了解到,潍柴动力2016年对弗尔赛进行战略投资,开启了布局燃料电池步伐;2017年与博世签署协议合作开发燃料电池及相关部件,进一步深化布局;2018年才算真正“动真格”,标的直指国际知名燃料电池企业,价码也极为高昂。

其投资认购CeresPower新发行的20%股份,花了4000余万英镑(约合3.4亿人民币),并计划携手CeresPower在中国潍坊成立合资公司,在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投资认购巴拉德19.9%的股份,成为巴拉德第一大股东,花了1.63亿美元,同样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联合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下一代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

就在同一天(3月25日),潍柴动力发布了与巴拉德合作的最新进展公告。

公告显示,2018年11月26日,潍柴动力与 Ballard Hong Kong Limited 共同设立潍柴巴拉德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潍柴巴拉德”),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1亿元,其中,本公司认缴出资人民币5.61亿元,占注册资本的51%,Ballard Hong Kong Limited 认缴出资人民币5.39亿元,占注册资本的49%。

截至目前,潍柴动力已将该协议项下的所有权利和义务转让给潍柴巴拉德。也即是说,潍柴巴拉德与加拿大巴拉德联合开发下一代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以及应用于客车、商用卡车和叉车的下一代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组。潍柴巴拉德为联合开发提供工程服务、市场需求信息等相关支持,加拿大巴拉德为联合开发提供技术研发服务。

此前协议中规定,潍柴动力要向巴拉德支付9,000万美元技术转让费用。截至目前,潍柴巴拉德已支付加拿大巴拉德研发费用预付款900万美元。

截至 2018年12月31日,加拿大巴拉德主要财务数据为:营业收入为美元9,658.6万元,净利润为美元-2,732.3 万元,净资产为美元28,260.0万元。

分享到:

关键字:潍柴动力 氢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