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重组置信电气 英大系金融资产拟借壳上市

作者:罗辑 来源:中国经营报 发布时间:2019-03-31 浏览:

作为央企金控平台国网英大旗下的信托、证券资产,在第二梯队稳健发展数年后,将迎来新的“加速发展期”。

日前,置信电气(600517.SH)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停牌公告,国网英大拟以信托、证券、期货业务相关资产与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其中提及,经初步考虑,涉及的重组标的包括国网英大所持英大国际信托股权和英大证券股权等资产。

虽然没有纳入英大系重量级的保险资产,但业内仍将之与中航资本(600705.SH)、五矿资本(600390.SH)等央企金控平台整体上市案例归为一类。

英大证券IPO计划或变更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实控人持股比例较高的话,增资、引战主要还是看实控人的思路。

2018年9月,国网英大旗下老牌券商英大证券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出了增资项目。这家20世纪90年代成立的证券公司,在千禧年引入国家电网旗下的相关机构战投实现第一次增资后,在19年的时间中,增资次数和总体规模相对有限。在此背景下,这一增资项目成为了英大证券一起重要的战略增资,业内认为这将是其股改上市的前奏。对此,英大证券方面也提出了2022年IPO的计划。

具体来看,英大证券在过去的数轮增资分别是2006年将名称由蔚深证券变更为英大证券时,注册资本达到12亿元。此后数年注册资本再无变化,直到创新大会后,2013年英大证券再出现大额增资10亿元,达到22亿元,2014年再度扩大到23.94亿元,2016年末达到27亿元。

不过27亿元的注册资本对于经过2014年到2015年疯狂融资的券商而言仍有一定差距。至此,上述融资计划中,英大证券给出了非常优渥的条件——该项目推介材料显示,增资计划将按照60%的持股比例引入战略投资者,且原则上,单一股东持股不超过30%。考虑到英大证券现有8位股东,其中国家电网间接持有英大证券97.78%的股份,控股股东、国家电网旗下的国网英大持有英大证券66.07%的股份(出资额为17.84亿元),在本次引入战略投资者后,国家电网公司将保留40%股权,处于相对控股地位。

该增资计划在2019年3月22日预披露期满,正式挂牌项目和成交项目中暂无英大证券增资计划的出现。“这有几种情况,有可能是摘牌了也有可能是项目方中止了。”某业内人士提及。

而究竟情况如何? 由于英大证券暂未回复《中国经营报》的采访而无法获悉。只不过对于此前曾提出IPO计划的英大证券而言,目前突然有一条更快捷的“超车道”出现。作为国网英大旗下与信托并重的证券业务相关资产,英大证券也将进入与置信电气资产重组的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在英大证券增资计划提出的半年多以前,同在国网英大旗下的英大信托完成了新一轮增资和股权结构调整。彼时,英大信托仅用了4个月便走完了从项目挂牌到监管获批的过程,得到媒体关注。在这一变更中,英大信托注册资本增加10.07亿元至40.29亿元,南方电网等机构新晋成为其股东。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实控人持股比例较高的话,增资、引战主要还是看实控人的思路。”上述市场人士从整体情况分析提及,如果同一实控人旗下同板块的不同资产都在短期内出现增资、引战等决策,那么至少说明实控人对这个板块是较为重视、并希望其能够得到发展的。

央企金控上市成趋势

随着中信证券并购广州证券、英大证券等资产拟借壳上市,自2019年以来,金融业内重组、并购案例有所增加。

公开资料显示,国网英大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315.35亿元。与此同时,《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置信电气与国家电网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截至2018年三季报,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电科院”)持有置信电气股权占总股本的31.57%,是置信电气的控股股东。而国网电科院也是国家电网全资子公司,算得上国网英大的“兄弟”企业。

考虑到国家电网对于两个平台的间接持股,有市场人士认为,“这不应该算常见的‘借壳’。近年来央企金融资产打包上市的案例中,通常都是借用集团旗下已有的上市公司,从程序上和交易双方的博弈上,难度都是(较普通‘借壳’)降低了很多的。”

数据显示,国网英大分别持有英大信托、英大证券63.41%、66.57%的股权,并通过英大证券、英大信托持有英大期货全部股权。

而目前来看,英大信托注册资本40.29亿元,2018年全年英大信托实现营收11.32亿元,净利润5.93亿元。其业务规模处于行业中游。英大证券注册资本27亿元。其牌照齐全,但总规模体量在券商业内排名并不靠前,近年随着证券行业整体承压,英大证券业绩也出现下滑,其中投行业务压力较大。2018年中,英大证券撤销了广东分公司,由于它一直以来和上海分公司、北京分公司的重要程度同样居前,彼时这一撤销消息也受到业内关注,被认为是“收缩过冬”的举措。

而今这两家在业内尚不靠前的机构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券商行业来看,除个别特殊案例外,上市券商规模普遍迎来快速爬升。”一位曾在券商工作的私募人士告诉记者,券商不少业务天花板受限于资金,上市可以改善融资,同时对于品牌也有提升。

实际上,随着中信证券并购广州证券、英大证券等资产拟借壳上市,自2019年以来,金融业内重组、并购案例增加,而事实上,不只在金融行业,A股市场在经历2017年到2018年低谷后,并购开始回暖。

2019年以来已有141家公司更新了重组进度,其中仅有12.76%的公司重组终止或被证监会暂停审核。而这被认为是去年四季度后重组政策放宽带来的变化。

但某券商研究所负责人提及:“2019年以来A股整体走强,交投活跃,顺利上攻几个重要点位。投资者信心恢复,A股估值中枢也有所上移。在此情况下,与过往趋势对比,上市公司并购项目往往也会有所增加,出现回暖。”

与此同时,2017年以来,在对民间资本、金控乱象进行整顿的同时,媒体也披露了相关部门鼓励和规范央企金控平台的搭建与推动的计划和举措。国资委研究中心专家许保利曾表示,大部分央企开展金融业务的初衷都离不开做强做优做大。这一点,恰好符合监管层对于央企做强做优做大的发展要求,未来不排除监管层会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央企扩充金控平台的数量,提升金控平台的规模。

在此背景下,央企金控上市或成为大势所趋。

分享到:

关键字:置信电气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