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310亿新能源补贴在路上,近200家车企怎么分?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电动车 发布时间:2019-04-0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4月2日,工信部开展了2015及以前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以及2017年度、2018年度补助资金预拨审核,并将最终审核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时间截至4月8日。

高工电动车(微信号:weixin-gg-ev)对清算文件整理发现,终审和预拨付的补贴总金额高达310亿元,其中186.8亿元为2015年及以前、2016年、2017年的终审清算补贴,还有134.4亿元为2017年、2018年的新能源汽车预拨款。

从企业角度来看,近200家车企瓜分310亿的新能源补贴,前10企业累计金额达182.75亿元,占此次补贴总额的58.95%,占比近6成。其中比亚迪、吉利、宇通、北京汽车、北汽新能源5家企业排名前五,且补贴总额在10亿级别。

其中,比亚迪拿到的总金额最高,包括控股子公司在内补贴总额为89亿元,占本次补贴总金额的近3成。其中2017、2018年的预拨款20亿,终审补贴共有69亿,分别为2015年终审18.3亿、2016年6.9亿、2016年补充25.6亿、2017年补充17.6亿。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有13429辆新能源车型在终审中被取消补贴资格,其中2016年、2015年及以前的车型核减了7894辆,2017年核减了5535辆。2017年核减原因比较集中,主要包括三类:1、申报原因大都为未接入国家监管平台;2、国家监管平台累计行驶里程不足2万公里;3、与推荐目录车型的参数配置不一致。

以比亚迪为例,2017年有3501辆车型被取消补贴资格,其中1768辆未接入国家监管平台,1248辆电池组总能量与推荐目录参数不一致,还有485辆累计行驶里程不足2万公里。

2016年、2015年及以前的车型核减原因较为零散,包括:1、现场核查时企业未提供,无法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关要求;2、车辆重复申报;3、电池组总容量与公告不一致;4、车辆行使证时间不符合清算要求;5、电池生产企业和电池组生产企业名称与公告不符;6、未进2016年度推荐车型目录;7、未进入推荐目录;8、电池组生产企业与公告不一致;9、测试车辆电量衰减平均超过20%等等。

其中“现场核查时企业未提供信息,无法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和“电量测试衰减超过20%”两项为终审新增原因,如2016年,东风汽车有75辆、北京汽车3辆、中国重汽旗下豪沃客车1辆等车型均因电量测试衰减超过20%被取消补贴。

需要强调的是,自2017年补贴政策调整来,企业应收账款中的国家补贴资金回款周期拉长,车企普遍应收账款高企,现金流承压。本次新能源汽车补贴清算及预拨款项对大多数车企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可加快车企营收账款周转,提升现金流。

以宇通客车为例,2018年其应收账款显示172.73亿元,占其当期营收317.46亿元的比例达到54.44%。为环节资金压力,宇通客车还通过证券化手段寻求20亿应收账款的保理业务,而宇通客车此次拿到的超11亿元补贴无疑可有效环节资金压力。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刚刚发布的2019年新补贴政策推行预拨付政策:从2019年开始,对有运营里程要求的车辆,完成销售上牌后即预拨一部分资金,满足里程要求后可按程序申请清算。对政策发布后销售上牌的有运营里程要求的车辆,从注册登记日起2年内运行不满足2万公里的不予补助,并在清算时扣回预拨资金。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补贴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