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2018双积分公示:比亚迪/上汽位列前二,还有42%车企不达标!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 发布时间:2019-04-11 浏览:

4月9日,工信部发布关于2018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的公示。112家境内乘用车企累计生产乘用车2217.91万辆,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4.87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973.86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266.16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为389.1万分。

63家企业产生了燃料消耗量正积分973.86万分,比亚迪位列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积分第一,产生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积分219.3万分(包括比亚迪汽车工业98.4万分在内),其次为上汽集团126.42万分,奇瑞汽车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63.54万分位列第三。

新能源汽车积分方面,比亚迪、上汽集团、北汽新能源、奇瑞汽车、江淮汽车积分位列前五,其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积分最高达82.96万分(包括比亚迪汽车工业98.4万分在内),占2018年新能源汽车总积分的;其次为上汽集团32.65万分。

新能源汽车积分前十企业

不难看出,比亚迪、上汽集团、奇瑞汽车3家企业积分最为富足,其中比亚迪同时位列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的榜首,上汽集团次之,而奇瑞汽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积分排名第三,新能源汽车积分排名第四。

需要指出的是,仍然有47家车企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显示为负数,不达标的企业数量占比为41.96%,并且近半为合资品牌。其中上汽通用五菱负分最多达到36.98万分,其新能源汽车积分也仅有9.23万分;其次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为负26.42万分,其新能源汽车积分为5.24万分;第三为上汽通用,其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显示负23.36万分,新能源汽车积分为2.36万分。

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前10企业

另外还有29家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进口的乘用车94.36万辆,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8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13.51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32.88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为9.7万分。

除保时捷、FCA、、特斯拉、沃尔沃4家企业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为正,阿斯顿马丁、现代汽车、马自达3家企业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显示为0外,其余22家企业均为负。新能源汽车积分也仅包括特斯拉在内的8家企业有正积分,其余企业均为0。

去年4月实施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显示,2019年开始对车企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达到10%的要求,2020年达到12%,其中2018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不做要求。

车企产生的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抵偿归零:(1)使用本企业结转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积分;(2)使用本企业受让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积分;(3)使用本企业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4)购买新能源汽车正积分。通常来说,只有在前三种途径都不能抵偿负积分的情况下,车企才会去购买新能源汽车正积分。

2018年,大部分企业的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通过前三种方式被抵偿掉,只有极少数找不到关联企业的负分企业,才需要购买积分。

如负积分排名第一和第三的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汽通用,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总和超60万分,其自身有11.6万分新能源汽车积分,同时这两家公司还是上汽集团旗下多家子公司的关联企业,而仅上汽集团1家企业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积分就达到126万,抵偿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汽通用两家企业的不到50万负积分显然小菜一碟。

不过,2019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10%,积分压力进一步凸显。业内人士指出,很多企业多会综合考虑谋求两方面发展,一部分加速新能源的计划推进,包括加快技术和产品的规划等;另一部分则谋求快速的积分积累,包括与其他新能源车型生产销售的企业来合资合作,或在短期内推出纯电动产品。

对燃料消耗量积分和新能源积分情况均不乐观的外资品牌来说尤为迫切,势必将催生出更多合资企业,诞生一批新品牌和新车型。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