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李俊峰:坚定中国能源革命的方向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9-04-3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4月24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市洲际酒店召开。在大会开幕式上,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分享了主题报告《坚定中国能源革命的方向》,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俊峰:尊敬的顾国彪院士,各位朋友,很高兴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坚持中国能源革命的方向”这么一个话题,为什么谈这个题目?是因为我们能源革命的意志和决心并不坚定,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中国能源革命的主张,已经过去5年多了,党的十九大也把“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发展八字方针。但是我们还是经常在能源革命方向的问题上左右摇摆,就像今年春天的“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到内蒙古代表团做了一个比较长的讲话,他其中批评了一种现象,不要经济一有风吹草动就乱铺摊子、乱上项目,突破生态红线,其实我们能源革命问题上也是如此,因为去年习总书记连续三次重复了这样三句话: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供应。4月21日说了一次、5月18日说了一次、11月2日又说了一次,就是说我们在这些问题上确实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中国的能源为什么要革命,这是形势所迫。我们现在看我们的形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其实我们在过去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能源行业的特点就是快,既满足了经济高速发展,也满足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能源的要求,告别了供应短缺的严重的制约,但是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首先我们看能源消费量,我们能源消费量去年已经达到了32万吨油当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消费量是2.4亿吨,超过世界平均水平40%,全社会的用电量已经接近7万亿度,就是6.95万亿度,是1978年的28倍,人均用电量超过了5000千瓦时,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了60%,逼近欧盟的人均水平。石油消费量突破了6.3亿吨,超过了欧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天然气消费量也接近3千亿立方米,仅次于美国、欧盟和俄罗斯的第四大天然气消费体。我国的发电装机超过19亿千瓦,发电量超过6.95万亿千瓦时,相当于欧盟和美国的发电总和,电力消费总量、能源消费总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各个区域来看,有10个省份发电装机超过8500万千瓦,如果进入全球排名,均进入全球的前30名。全球共有不到25个国家和地区用电总量和发电总量超过2000亿千瓦时,我们中国有15个省份的用电量超过200亿千瓦时,有17个省份发电量超过了2000亿千瓦时。有3个省份人均用电量超过了美国,有5个省份超过了德国和日本,9个省份超过了欧盟的平均水平,17个省超过了意大利的人均消费水平,25个省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只有6个省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国的能源消费量的状况不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已经进入世界前列。

这是我们1978年以来的能源消费增长的趋势、发电量的趋势、石油和天然气的趋势、非化石能源增长的趋势,各个方面我们都增长的很快。同时我们能源结构也在不断的改善,1963年我们接近90%是煤炭,过去我们有一段时间下降过,下降到70%左右,在80年代又上升到75%以上,最近特别是2013年提出来我们的雾霾治理之后,严格控霾,煤炭占比去年降到了59%。电源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火电装机从过去的75%下降到60%多,发电量火电从超过75%现在降到了65%左右。

现在我国的能源行业还存在好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我国能源消费的总体效率,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占全球的25%左右,国民生产总值只占全球的15%,需要能源消费革命。我们的能源结构还很不合理,我国能源供应中,接近80%是不清洁的能源,需要进行能源的生产革命,我国还缺乏能源也是商品的共识,需要能源的体制机制的革命。同时能源技术创新乏力,需要能源技术的革命,我国还过度的纠结于能源对外依存度,需要树立能源国际合作的理念。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能源的革命的五大任务。习总书记提出能源革命的思想,有着深刻得国内外背景,2013年我国出现了弥漫我国“胡焕庸线”以东的“世纪之霾”,亟需能源的清洁化。2014,我国向全球庄严承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达峰,并尽早实现。为能源的低碳化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自2014年我国能源革命的大幕开始拉开,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首先是能源增速变缓,过去的5年中能源年均增速不到2%,是2003-2013十年间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煤炭消费总量实现了零增长,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的供应不断增加,两者占比达到23%,提高了7个百分点。从而使得我国化石能源的排放二氧化碳五年实现了零增长。2013年我国煤炭消费和二氧化碳基本达到一个顶峰,煤炭消费量,从2014年开始一直到2016年不断的下降,2017年、2018年略有反弹,但是也没有超过2013年的高位水平。

我们能源革命的方向是什么?全球能源革命的方向就是清洁化和低碳化,并且大部分国家已经完成了能源清洁化的里程,并且着手低碳化。我国也已经明确的把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作为能源的发展战略,写入我们十九大的报告,因此我们能源行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朝着清洁化和低碳化在进行。我国不仅说到了,也做到了:从改善能源结构看,煤炭占比从2013的70%左右,下降到2018年的59%,完成了低于60%的历史性突破,从增加清洁能源供应看,过去五年天然气增加了接近1000亿立方米,光伏发电增加1.5亿千瓦。虽然过去五年有了零增长,但是减少煤炭消费仍任重道远。

到2018年,我国的煤炭占比仍高达59%,如果不包括中国,全球的煤炭占比只有17%,包括中国就27.6%,中国一家抬高了全球煤炭占比十个百分点。我国的煤炭消费总量比中国之外的所有的国家总和还要高出1亿多吨,这些是我们大的问题。但是清洁能源相对来说都比较少,包括我们经常说的核能占比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1/3,天然气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1/4,只有可再生能源占比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全球大概是9%左右,中国是13%左右。

《巴黎协定》要求本世纪中叶或者下半叶实现碳中和,也是在本世纪中叶或下半叶,最迟本世纪末,完成非化石能源取代化石能源。也许有人认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是相对减排。但是化石能源不仅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和温室效应,也造成的大气污染,也就是雾霾,大家是清清楚楚的,我就不说太多了。我们早就提出来可持续发展作为能源转型主要的推动力,1980年、1990年、2005年、2014年,我们都在解决这样的问题,重点在于解决清洁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这方面必须看到。尤其是最近我们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超过了欧盟和美国的总和,并且去年的增量差不多又占了世界的50%多,因此我国在能源转型的目标和行动方面还是非常清楚的,也就是分三步走:第一步,以大气污染控制为抓手,实现煤炭比重明显的下降,并推动煤炭消费逐步下降。第二步,以温室气体排放达峰为抓手,实现非化石能源比重的大幅度提高。第三步,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性好转为抓手,同步完成能源的清洁化和低碳化。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做2035年现代化建成之后的各项指标,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大气污染的治理水平,也就是PM2.5,2030年达到35个ppm之后,我们下一步怎么办,2035年,现代化国家初步建成,PM2.5的标准要向10ppm靠近,当然不是全国同步达到这个目标,是不是可以要求广东的,夜包括珠三角地区能否率先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就是20ppm以下,因为广东现在是30,像北京也希望能够降到30ppm以下,就是说全国到那个时候,全国的平均降到25ppm 以下,否则我们不可能在2050现代化国家全面建成之时,全国平均达到10ppm,所以能源的清洁化是我们现在解决雾霾问题最大的,也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也是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此外,就是落实巴黎协定,在2030你说你左右年左右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在2050年现代化国家全面建成之时,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实质性的下降。那就必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现在能源发展转型的三大步基本上就是这么考虑的,2030年非化石能源电力占比达到35%,2035年差不多提高到50%左右,2050年达到75%乃至80%以上,按照这样一个目标去前进。

按照这样一个目标来做的时候,2030年左右非化石能源占比要达到20%,二氧化碳基本上达峰,非化石能源占比到2050年可能有50%以上,非化石能源的发电可能达到80%,非化石能源高比例发展是需要我们应该认真去对待的。

中国明年向联合国提交2050年超低排放的战略,根据巴黎协定,每个国家都向联合国提交面向2050年的能源的国家战略,特别是低排放的能源发展战略,虽然美国退出了《巴黎协定》,他们的企业何许多州都继续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他们也宣布到2050年的时候温室气体减排80%—85%以上。我们可能经常说我们的近邻,我指韩国,韩国和我们的山东情况差不多,他现在有53座燃煤电厂,他的超低排放的战略到2050年全部淘汰他的煤电,并且全部关闭核电厂,这是他很重要的目标,这些东西都值得我们去考虑,这些东西我们可以来看大家怎么做。我们各个方面都在做,国家能源局已经推动了以电力转型为核心的能源转型,国家电网在搞减轻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等等,中国科学院也在做面向未来的新一代的电力系统等等,这些东西都为我们的能源转型作出了很重要的贡献,特别是我们现在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氢能技术,包括我们今天讨论的储能,都是我们能源转型最主要的一些技术支撑。

当然我们也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比方说特朗普上台之后提出来重振煤炭,不再对煤电,但是他上台之后美国的煤炭消费又减少了接近2千多万吨,煤电的比例进一步下降,他并非是说靠一个人就能支持起来,因为他在各个方面对环境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我们过去的能源转型是三驾马车,包括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如果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应对气候变化变弱了,实际现在看到并没有真正的变弱,对中国而言,仅仅是减少常规污染物就可以使得人类告别非化石能源这样一个紧迫的要求。举个例子,美国绝大部分城市的PM2.5是10个ppm以下,欧洲做不到,原因在什么地方?大家都想不到的一个问题,美国人做饭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用电炊,不烧天然气,天然气成为在pm2.5从20ppm再进一步降低的时候最大的难题了,所以欧洲开始减少天然气的消耗,就是家庭炊具不烧天然气了,就是说这些方面我们如果要达到美国这样的10个ppm的国家标准的时候,天然气在一定程度之后可能要退出。我们国家已经对国际社会提出了百分之百的兑现《巴黎协定》的承诺,国内我们承诺是2030年之前PM2.5达到35个ppm,2035年现在国家初步建成,大家在提这样一个目标是20还是25,绝对不会是30,大家想到20、25基本就是欧洲目前的水平,达到这么一个水平你的能源结构也要发生相当的变化。所以说兑现这些承诺都需要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合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当然,我们的定力特别重要,所以说今年“两会”上习总书记说定力最重要。

我们为什么要看定力,大家看表面,2018年的能源结构不断改善,煤炭占比不断下降,清洁能源供应不断增加。天然气增加48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分别达到了均超过了1.8亿千瓦,煤炭占比下降了59%。看本质,2018年化石能源增长超过了非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增加了2.2亿吨,煤炭涨了1.5亿吨,石油增加了3千万吨,天然气增加了480亿立方米,非化石能源新增加了5千万吨,是化石能源增加的1/4,不清洁的能源超过了清洁能源,因为国家把石油和煤炭作为不清洁能源,它增加了1.5亿吨标准煤。清洁能源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加上核能,加起来只涨了1.1吨标准煤,增加清洁能源供应的任务也没有完成。

我们经常说这样的话,“人在做、天在看”。大家都清楚这是2017年北京11月份和2018年北京的11月份的空气质量完全不一样,其原因就是2018年增加了1.5亿吨煤、增加了3000万吨油,北京是这个样子,其他地区也是如此,只有上海去年改善了,上海我们分析原因,不是上海工作做的好,是上海去年刮了11场大大小小的人台风,使得上海的年均PM2.5降低了,不是人为的工作。

我们保持定力要看到我们与全球的差距,我们的差距主要在清洁能源供应上。

我们的煤炭过高了,同时我们要看到定力,我们的可再生能源,要是纯可再生能源的话,不包含中国9%,包含中国就涨到10.4%了,就是我们一家可以抬高全球可再生能源占比1.4个分点,这是我们2006年1月1日实施《可再生能源法》以来我们做出的一个突出的贡献,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东西,在2006连之前我们没有什么变化,这个时候我们把全球给拉起来了。

我们应该看到这一点,期待我们的清洁化和低碳化是能源革命的正确方向,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不仅要有决心和信心,还要有弃而不舍的恒心,久久为功,一点一滴的改变,坚持数年必有好处,能源转型需要储能行业支撑。

储能对我们能源的转型至关重要,我们期待着我们的储能行业不断的可持续的发展,为中国的能源转型助一臂之力。谢谢大家!

分享到:

关键字:李俊峰 能源革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