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中电工华东院冯俊淇:能源互联网出现的必然性及现阶段落地路径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9-05-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4月24-26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市洲际酒店召开。在4月26日上午的“能源互联网与多能互补“专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智慧能源室冯俊淇在会上分享了主题报告《能源互联网出现的必然性及现阶段落地路径》,以下为演讲实录:

冯俊淇:大家好,接下来由我来做汇报!我们国家从2016年开始推进多能互补这些项目建设,有23个多能互补项目还有能源微网项目,总体来说,尤其是园区类的这种能源互联网的项目的推进过程还是比较缓慢。今天我就介绍一下能源互联网出现的必然性还有要想顺利的落地,尤其园区类的项目,可行的落地的路径。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能源互联网出现的必然性。我们认为能源互联网它的出现是多因素共同决定的一个事情,首先是政策层面的驱动,我们目前全球对于能源发展的目标已经达成一个共识,联合国第七十届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确保人人获得可负担得起的,可靠的和可持续的能源现代能源作为17个发展目标之一。对于我们国家整个能源排放还有能源总量控制都有一个明确的指标。这个共识下面,各个国家都有相应的政策出台,十九大报告,习总书记要推进能源生产,这是政策层面的驱动。

第二个是用户需求的推动,目前国家的经济增速处于一个换档期,他们对于降低能源成本的呼声比较强烈的,这个是用户需求的驱动。第三个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目前我们国家能源的供应形势总体来说比较宽松的,相应来说我们以前能源企业从追求规模速度现在转向追求质量效益的。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业务,发展也都遇到了瓶颈,但是同时我们新一轮的产业革命还有科技革命已经带来了我们整个能源行业一些价值链产业链的整个的变革。一些能源企业发现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一些模式创新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第四个我们认为是技术层面的驱动,包括现在的储能技术的应用,还有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广泛的利用另外还有云这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整个能源消费环节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这个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驱动。

这是我们国家侦测环境对于我们能源互联网出现的一些有利的条件。包括能源体制机制方面的,能源发展战略方面,还有能源发展规划类的,时间有限不展开了。我们国家的绿色转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的装机达到了7.28亿千瓦,整个可再生能源它的装机占我国发电总装机的比重已经达到了38.3%,这个是一个比较可喜的成绩与此同时风电的建设,同比增加30%,发电量是同比增加了20%。光伏建设是去年我们的新装机是历史第二个,另外一个比较好的现象就是我们的集中式光电站还有分布式的属于一个发展的态势。

也有一些问题急需我们解决的,首先第一个就是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觉得弃光弃风现象比较严重的,新疆是达到了23%,甘肃达到了19%,另外像新疆甘肃的弃光比较严重,弃光率16%,甘肃是10%,这些都需要急需去解决的,第二个是能源生产还有利用成本的问题,总理提出来了把一般的工商业定价降价10%。第三个就是电网运行安全的问题,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表现的比较好,随着越来越大规模的新能源的集中式的并网电力市场还有现货市场,对于电网安全运行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的。引入社会资本创新能源投资及运营模式,能源互联网是一种偏向于用户侧的这种能源生产能源利用形势,这样可以降低电价,对于降低用户成本非常显著的。

第二个可以提升国家可再生能源的就地利用率还有安全性,很多偏向于用户侧的配电网分布式的电源,他们因为靠近符合侧,他们的消纳相对于来说比较容易,不需要建立专门的输送通道。对于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来说也是比较友好的。第三个方面可以促进国家体制改革还有市场机制的建设,包括可以推动能源侧,可以推进电力市场的这种交易的建设,进而通过能源的生产环节还有传输环节成本的下降,然后降低我们用户的运营成本。

第二部分是我来介绍一下现阶段这些能源互联网的项目它落地的一些路径,我们认为综合能源利用起来是一个重要的利用形势,要加速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这边这个图是简单能源流向图,集成的外部的能源输出,电网燃气热力网等网络的互联互通是实现多种能源生产还有消费形式的统一。可以充分的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冷热电它的一体化生产还有调度,可以显著的提高整个系统的它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这种综合供能类的项目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像这些项目里面的分布式发电,要想跟里面的用户进行交易的话,这个过往费是多少,还有这个现货市场也需要继续推进。因为只有现货市场建立成功了,才能给消费端给出一个明确的价格信号,整个系统的能源生产还有消费行为。

第二个是输配电价的方式采用邮票法一个用户要交的过往费跟电压等级有关,还有性质,隔壁就是电厂的话从这个电厂买电,我主要交的过往费跟我所购买的电力它在传输的过程当中究竟占用了多少电网资产,是没有关系的。这个肯定是对于我们这种偏向于用户侧的系统来说,相对不利的。这个方面我们国家目前在这方面进行突破,这是重要的因素。

第三个是政府合理监管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像综合能源服务它的业务形式比较多元化,有供气,供电这种管制类的业务,还有售电节能这种竞争性的业务,我们政府是否可以合理调整监管的思路,给整个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营造一个这种公平的有利的环境,这个是比较重要的。政府在这方面的监管思路已经开始转变了,比较有利。

基于这么多的方面我们认为能源互联网它的项目目前要落地的话,主要以下三个方面的突破口,第一个就是分布式的发电交易,是2017年底启动了一批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的试点,当时也是鼓励各地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国家鼓励各地进行探索的,在这方面出台一些价格机制。这样的话我们对于偏向用户侧的分布式的发电来说,它要交的过往费会少很多,可以进行让利。第二个突破口就是并网型微电网建设,要交的过往费也无需缴纳上级电网的过往费这个也是比较有利的。有一个缺点就是它的整个规模受限的,跟上级电网要进行能量交互这是它的一个硬伤。第三个突破口就是增量配电网的建设,批复了三批试点,有120个确定了项目业主,68个试点成立了供电公司。总共收到了165份试点申报材料,目前是国家发改委这边在组织第三方进行评估,因为增量配电网来说是一个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切入口。配电服务相对来说国家对于自然垄断配电服务是微利的,这个毋庸置疑的。但是依托增量电网相对于风险比较可靠的,利润也是比较可观的,它的配电价格指导,制定的指导意见里面明确提出在增量配电网内部交易可再生能源不用交纳上级过往费的,这个电是整个综合能源的核心,开展综合能源服务,可以使整个能源的生产端,能源用户端可以面对面的,是在利用一些成熟的能源生产技术,还有智能化的用能技术还有调度技术可以实现整个增量配电网层面的整个能源系统效率的提高。都是为了实现分布式电源它的价值的。可以让峰值电源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少交冤枉钱,我的介绍就是到这里了。

(本文根据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演讲人本人审核)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大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